第284章 小心思_回到乡村搞产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4章 小心思

第(1/3)页

专题会上,杨振宇以奔腾农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身份,随马乡长一行领导坐在主席台上。  

                以往政府有什么产业项目组织开会,杨振宇和张明康以及其他村的村委领导都是坐在下面听,今天坐在主席台上感觉又不一样。  

                青木乡八个村委领导来之前,听到了一些消息,知晓这次的项目是杨振宇搞的,  在猪肉那件事情上,他们都给杨振宇面子,出了力帮了忙,此时觉得杨振宇肯定会照顾他们。  

                马乡长主持会议,和往常一样讲了一些发展思路和理论,聊到“万亩高粱基地”的时候,  把话筒交给了杨振宇。  

                杨振宇道:“在座的各位都应该听说了万亩高粱基地的事情,都是老熟人了,我也不饶湾子,这个项目肯定是能够给当地村民带来收益的,说的直白一点,赚那一碗饭吃完全没问题。  

                但是要想靠着它发财,明着说,不太可能。  

                马乡长私下和我谈到了高粱产量的问题,担心村民们不愿意参与,我在这里给各位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我们青木乡的土地土质,苞谷亩产大概在1000斤左右,种的好,亩产能达到1200,种的差800斤上下,现在的市场价是1.6元一斤,除去皮核,  算下来一亩的收益1000不到。  

                高粱虽然产量低一点,  种的好,亩产也有七八百斤,  按照今年高粱的市场行情算,  一斤两块钱,  最高的时候,涨到过两块二,算下来,一亩的收益也是一千五六。  

                水稻就不提了,种起来麻烦,市场价也不高,大伙儿基本上就种自己吃那一点,所以算下来,高粱的收益是最高的。  

                而且高粱一年可以种两季,两季我们都收,这样说吧,只要村民们愿意种,我们就愿意收,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一笔稳定的收入。  

                在座的各位对我杨振宇很熟悉,知道我们杨家湾村的根,完全不用担心我们和那些外地老板一样,骗政策优惠,拿到手就跑了。  

                给各位透个底吧,以目前杨家湾村酒厂的产量来算,一个月消耗的粮食至少在十万斤以上。  

                如果这次各位愿意帮我杨振宇这个忙,下次有赚钱项目的时候,同样优先考虑我们青木乡各个村。  

                我想讲的就这么多,如果有意愿参与,私底下和我或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