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迎接专家团_回到乡村搞产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3章 迎接专家团

第(1/3)页

西农已经在川渝地区建立了几个实验农场,这些农场对农业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个实验农场的投资少则百万,多则千万也是有可能了。  

                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开销,就是土地问题,如果选址地区的村民借机高高喊价,无疑是增加了实验农场建造的成本。  

                这样一来,或许西农校方就会考虑偏向土地价格比较低的地区。  

                和修路拆迁是一个道理。  

                如果说西农实验农场选址在杨家湾村,  杨振宇手上的系统培育方案就有很大的可能获得成功,不仅如此还会带来很多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的推广肯定首先考虑杨家湾村。  

                最重要的一点,杨家湾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现在村委会和奔腾农贸有限责任公司中,能够算的上是人才的,或许只有王春燕和刘娟这两个正规本科院校毕业的。  

                杨振宇这个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水平,  也算是高学历。  

                所以和高校合作,  更有利于以后引进人才。  

                虽然在科研方面,  杨振宇一窍不通,但是在生意圈子和政府圈子里混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后,眼界和格局还是很长远的。  

                他此刻非常期望西农的专家团队来到杨家湾村实地考察。  

                马乡长在县里有一些关系,他很少动用这些关系,想的是到必要的时刻再去动用。  

                现在为了杨振宇的事情,他提前动用了。  

                他想的是,既然杨振宇非常看重西农的这次考察,说明在杨振宇的心里已经有了规划。  

                如果说这些规划得以实现了,杨家湾村发展起来了,甚至成为市里的典型村代表,他的政绩也就不言而喻了,到时候也不用再去动用这些关系。  

                原本没有把杨家湾村纳入考察名单的西农专家团,在县政府的引荐下,  同意来杨家湾村看看。  

                杨振宇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异常兴奋。  

                马上开了一个短会,安排工作,  “杨松通知村里的卫生员把村里的卫生彻彻底底的做一遍,肉眼不能看见垃圾。  

                杨姐这边做好接待工作,该贴的欢迎标语要贴,吃饭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