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咱是茶山社的人_布衣首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二章 咱是茶山社的人

第(1/3)页

一名斥候从水里爬上岸,警惕地左右看看,正要迈腿,忽然间芦苇刷啦一响,跳出几个人来。“干什么的?”有个人用刀尖指着他问。

  “南幕侦察夜不收余亮,奉命过河送信。”那斥候说着举起块闪亮的金属牌。

  一名士兵接过来递给身后的中士。

  “我说鱼腩(余亮诨名),这么些年了,你怎么混得还是个士官?”

  半刻之后,在离河边不远的小树林后面,换了身干衣裳的余亮笑嘻嘻地和老相识谢豹子盘腿坐在一起。

  “咳,我这人没那么大官瘾,娶了老婆就想在家抱孩子。这次是军情系统点名,要不然我才不乐意出山呢!”

  谢豹子听着直撇嘴:“说你胖还喘上了,难道不是看着双倍薪俸才来的?”

  余亮咧开嘴,话题一转:“谢哥,说实在的,刚来时想回去得很。

  这帮辽军啥都不懂、不会,别说画地图,就是让他说东南西北都搞不清。这也就是练了半年,要不然上阵打仗?门也没有!”

  “也别这么说,人家还是有好样的。那罗指挥三千人守城就很是条汉子嘛!”

  “对,要是掌握的本事更多些,他们打仗肯定是好手。不说别的,在这冰天雪地里怎么活下来就够我开眼界了,还有那雪橇、滑雪板,回去讲给儿孙们都是故事!”

  两人正说着,走过来一名军官说:“马匹和护卫的人都备好了,现在走不?”

  余亮抬头见他肩膀上有上尉的标志,急忙跳起来敬礼。“这位是登州靖海营营副郭大山,这次我俩是搭档。”谢豹子介绍说。

  李丹在辽河边放了一万兵力,用饶州团一个连配登州或盖州部队一个连。

  后者经过整编和训练已经在架构、军衔、制服、携行装具等方面与饶州团完全一致,唯有制服颜色是灰绿色而已。

  “现在出发赶到幕府正好午食时间。”郭大山说着将两名护卫叫过来,让他们陪同余亮去南幕(即,潘畅将军的指挥部称北幕)。等他们出发,郭大山问:“有啥情况?”

  “克尔各人明早会到河边。”谢豹子恶狠狠地啐了口:“走,再去看眼工事。他娘的,打这么多仗了头回心神不宁地!”

  离巨流河汇入辽河的河口约不到四里处有座凸起的山包。它并不高大,最高处也就三丈许,南北迤逦却有两里地。

  最高处建了座四方的堡子,东西百米、南北略长,堡内有个夯土地基泥砖砌就的两层望楼,楼顶又用木材搭起个了望塔,使得它成了这方圆几十里最高的建筑。

  一名灰布军装的军人举着单筒望远镜朝西北瞧,他一动不动,好像那边有什么吸引着他,左肩上缀着柄开山斧图样和一条折角线,标志着他的侦察兵身份和下士阶级。

  “班长,你都瞧见啥了,看得那么入神?”塔下,另一名侦察兵摘下自己缀着圈红布条的软边笠帽掸掸上面的灰土,重新戴上,很不理解地再次向上看去。

  “嘿嘿,你们班长怕不是瞧村里的娘们呢吧?”两个值守的卫所兵靠在墙垛上看哈哈,他们身上的红色战袍已经洗成了粉色,一看就很有年头。

  “滚!这叫千里镜,一家伙能瞅出十几里远去,比你那俩泡子强多了知道不?这哪是用来看娘们的,瞧你那点出息!”士官眼不离镜,没好气地说。

  “好好,俺眼皮子浅,成不?”年纪大的卫军连忙说,他显然不愿意得罪这位。

  “瞧瞧人家新军,穿得好、吃得好、用得好,这好事要轮到咱,猴年马月了!”年轻的羡慕地两眼在人家身上来回看。

  不说那半长款的罩袍,就是那绑腿、挎包、牛皮弹丸盒子、牛角火药壶、锡水壶和牛皮鞘的解腕匕首,尤其是自生短铳,哪样不让人看着眼热?

  “馋啦?你也当侦察夜不收去!”老的推他一把。

  年轻的撇嘴:“我有那个本事……。”

  “别吵,”上面忽然喝了声,片刻之后又说:“来了,克尔各人,估摸着……还有十二里到河边。你俩,赶紧敲钟报警!老杜,派人到河边打旗语,叫他们动作快点!”

  告警的钟声响起。堡外是个几十户人的村子,既有军屯户,也有垦荒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