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方的版图_布衣首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方的版图

第(1/3)页

就在四京会试紧锣密鼓进行之际发生了两件大事:

  在江西,杨贺冲破官军围堵进入湖南,却遇到极其凶狠的苗汉团练围剿,结果没被精锐官军如何的杨贺居然在一场小规模偷袭中中箭身亡,成了苗族巡检使李寿的战利品。

  听到这个消息,走投无路的娄世用终于同意接受招安。

  他把残余队伍遣散大半,以一千七百人规模接受了改编,被任命为会宁守备游击,负责驻守赣东南会宁、安远两县,防备山中苗瑶各寨的动乱。

  草原上传来消息,厄古的辉拉、色延部频频出现在长城边,鲁颜部也有进入辽东的迹象。

  皇帝急召乞蔑儿汗入宫,详细询问下这才知道已经两年草原上雨水较少,牧民担心没有遭遇白灾(暴风雪)的话意味着更严重的干旱,所以向南躲避。

  “那卿的乌拉部呢,还有克尔各、布里亚他们通常会怎么做?”赵拓立即意识到他有些话没说,这里面可能隐藏着巨大危险。

  “皇帝陛下能想到这些,说明您的仁慈已经开始广布草原了!”乞蔑儿汗居然说了句拍马屁的话,赵拓高兴之余微微有些脸红。

  只听他接着说:“布里亚没事,他们习惯了在更北的地方驯养适应驼鹿,那东西耐冷耐旱皮实得很,他们牛马不多所以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实在不行还可以往乌拉尔走,那边的草原广阔得很!

  我的乌拉也还好,大不了也往西走,去天山那边和叶儿羌打两仗,熬到开始下雪谁都动弹不得的时候,他们无奈也就忍下了,反正知道我不会赖着不走。

  最麻烦是克尔各,他若是南下就会挤压辉拉、鲁颜甚至到色延的地盘上来,这三个都不是他对手,所以要么联手抗敌,要么就只有往长城躲避……。”

  听他这样讲,赵拓忽然想到,乌拉这时候来朝贡,而且摆出很低的姿态原来是有原因的。这个老狐狸,他早预见到克尔各遭灾之后会南下,所以来商京是他策划好的把戏。

  不对,也可能是太师托必古给他出的主意。“那么,以卿看来现在该怎么做呢?”赵拓微笑问。

  果不其然,乞蔑儿汗拍着胸脯说只要自己回去联合三部共同抗击克尔各,打退这草原上的恶狼,一切便会回归平静。

  当然了,他自己势单力孤,需要大皇帝这边资助些,那么胜算才能更大。

  赵拓没有立即答应,他请乞蔑儿汗先回去,容自己思考下。本想派刘喜去请教李丹,但想起他还在考场里,只好作罢。

  他走到书案前,找出自己当初兴奋地告诉李丹乌拉部要来朝贡时,他写给自己的回复信。赵拓坐下把信又看了两遍,嘴角浮出笑意。

  招手把刘太监叫过来:“找个待诏来,朕要拟旨。”刘太监略带讶异地看他一眼,转身出去,不一会儿从宫门口的值班房带回个人来。

  “臣李着,见过圣驾,祝陛下安康!”

  “咦,怎么是你?”皇帝见到李着,大喜,赐座后问他:“你刚才为何祝朕安康?”

  李着惊讶:“陛下忘了?今日乃是春分。”

  “哦!”皇帝拍下额头:“朕心里都是这些折子,把节气都过糊涂了!”他说着自嘲地笑笑,然后开了个玩笑问:“弟在考场,卿在朕侧,你猜是他紧张,还是你紧张?”

  李着嘿嘿了声拱手回答:“陛下别太宠这小子,他就是个猴儿,一高兴尾巴就上天了,得随时拿个棒槌敲打着!”

  赵拓一愣,哈哈大笑:“真是亲兄弟,你两个说话口吻都是一家子!来,我这里有个问题,既找不到他,且问问卿的意见。”

  李着吓了一跳,赶紧起身揖道:“陛下,臣的职责怕是不该干预政事。”

  “诶,朕只是广听博采,没有要你干政的意思。”说罢,赵拓将草原形势和可能今夏发生严重旱灾的事讲了,问:

  “乞蔑儿汗如今要求天朝拨给钱粮,他答应去联合诸部对抗克尔各。卿以为,朕是否该同意他的请求呢?”

  “陛下,丹哥儿在城外曾看到有厄古朝贡使团的人在打猎,他和臣说起这事时曾说过:

  有朝一日能够在草原上设郡县,那将是人生一大快事。臣当时说他想当然,他说其实此事并不难做。”

  “哦?”赵拓来了兴趣,立即往前坐坐:“他可详细说过有什么办法?”

  “有。”李着点头:“丹哥儿说,在草原上设郡县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时三刻能做好的,要循序渐进,不惜花几十年功夫。

  不过慢工出细活,只要把厄古人之一部、或半数纳入中华大家族来,那么克尔各也好、布里亚也罢就翻不起大浪来。”

  赵拓一边点头,一边迅速找到铅笔和纸,在上面记录起来:“我自记着,卿继续说下去!”

  “他的意思不是一下子把草原全划成郡县,而是从距离长城最近的地方开始,然后逐步向北拓展,所谓郡县也与内地的州府制不同。

  臣当时问他这个郡县与秦汉的郡县难道不同么?他回答说是不一样的。

  长城外厄古人人数居多,汉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