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用心图结交_布衣首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用心图结交

第(1/3)页

“李大人、李大人……。”张平和刘内侍的轻声呼唤让李丹醒悟过来。

  他急忙道歉:“啊,这、这、这实在是没有想到,请两位天使恕罪!”张平和刘内侍对视一眼都抿嘴笑了,像这样第一次蒙受天恩被震惊到说不出话来的,他们见多啦!

  赵重弼却有点猜到了李丹的心思,他上前一步低头说:“李大人还是先接旨、款待了两位天使,剩下的咱们慢慢合计着办。”

  他脸上的微笑也带着几分苦涩,李丹猛然明白必是同时有旨意先给到他,然后天使才被带到这里来的。

  心思急转之下他再次拜倒在地,不过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慌张。“臣李丹蒙圣恩,感激涕零,谨奉旨,努力以报陛下!”说完起身,双手掌心向上举过头。

  张平高兴地咧开嘴将旨意两手捧着,端端正正地放在李丹手里。未来得及细看,李丹起来转身,赵敬子机灵地上前将圣旨接过。

  张平退后一步下拜,高声道:“恭喜李大人,贺喜李大人!”

  宣慰经历是从七品,李丹连升三级,已经比这位从八品的黄门舍人高了两级,所以现在该他下拜才对。

  刘内侍也递了官印和官服过来并向李丹道贺,李丹还礼,注意地看了刘喜一眼,见他与自己年纪相仿,便对他笑着点点头。

  院子里欢声一片,谁不想自己跟对了人,以后也能有个好出息呢?

  这时一起跟来的周知县也上来给李丹道喜,李丹才知道他因不肯从贼且积极协助收复后安定人心,朝廷不但免了他失城的罪过,还给记了一功,便也给他道喜。

  赵重弼本想找个酒楼款待天使,李丹笑着说不如就在英贤馆吧,理由是城里最好的厨子在那里,再说那儿空着三个院子,天使暂住肯定不成问题,家具、被褥又都是新的。

  周歆很有眼色,立即派自己的小厮抽身先回家去,叫管家带上十二个婢女、六位嬷嬷赶到英贤馆去照应。

  这边李丹给两位天使引见了几位团练的骨干赵敬子、潭中绡(闻讯赶来的)、审杰、冯参还有正好在场的陈三文、朱二爷两位。

  听说锦江大桥是朱二爷带人主建,两人都非常惊奇,很是勉励了几句。

  朱二爷谦虚说乃是李大人和陈主任(陈三郎)设计的功劳,又告诉他们大桥建设前后一共用了十八天,引得两人啧啧称赞。

  “我等在船上就远远见那大桥如长虹跨云,气势恢宏。不想建桥仅用了十八昼夜,真真是奇迹也!我等回去当禀报陛下诸位的仁政,万岁一定会很高兴的!”张平说。

  李丹心中一动,他刚才就已经听说这位张舍人父亲是宝鉴堂(帝国画院)大使、直内府供奉官张梅山,这张梅山有位叔父,就是已故大画家边景昭(字文进)的女婿张克信。

  难不成张舍人受了熏陶也会画画?“若要观桥,其实在观澜门上看风景最佳!此时尚早,不如我们作陪两位天使,往西城墙上观赏,如何?”李丹微笑建议。

  这话引起了张平的文人雅兴,便转头笑问:“刘内官意下如何?不过这样兴师动众张某真是有些不好意思,不如明早我自己去吧?”

  “这样,宴席准备还要些时间,不如请赵大人、周大人与刘内官先去馆里歇息,在下陪同张大人到城墙上走走便来,如何?”

  “也好!”赵重弼知他有些用意,看看刘喜没有异议,便含笑点头,周知县自然是同意。于是大家分作两路,李丹便带了班亲卫与张平一道骑马往城墙上来。

  这时安仁城里有上千民工在做修补城墙的工程,西城墙是最早动工的,一直由解贵庭负责监督。

  十几天过去北段基本已经完工,民工们都转到了南段,观澜门附近修葺一新,有民兵队在往来巡视。

  这边墙高已经增加到两丈,沿江用石头和夯土新做了马面敌台,每隔百五十步就有一个,垛口也是新的,城顶上抹的水泥相当平整,很快引起了张平的注意:

  “咦,这是用什么做的,不是沙子,也不是泥浆,倒好走得很!”

  “这东西叫水泥,你从垛口往外边瞧,咱们城墙外表面已经抹了一层。敌人即便来进攻,他们的弓弩箭矢也无法穿透墙体射进墙内!

  ”说着李丹从一名卫士手中接过口刀,用刀背在地上狠狠敲了两下,却只有个青白色的划痕。

  “妙啊!”张平睁大眼睛叫道。

  “我们用这东西盖房子、造桥,老百姓买一石(合前世接近六十公斤)只需要花四十五文钱,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