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独行设钓钩_布衣首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独行设钓钩

第(1/3)页

东乡这个地方南北是山,中间丘陵平原是往赣东的必经门户。这里是王荆公(安石)的故乡,因南来北往的商旅而繁荣。

  以前它一直是临川东边最大的集镇,前两年还被叫做孝岗镇,才刚刚设县就被杨星占领了。

  如前所说,那县令(也是本地首任县令)落荒而逃后被杨星捉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手里除去二十几个捕快、班头,连个守城门的差役都没有。

  不对,准确说这地方还没来得及修城门和完整的城墙,东、西两门都只有门洞;

  城墙最高处六尺,最低处只有两尺;仅仅南边有掘好的城壕,西边是利用湖泽水泊串联起来形成的半天然障碍。

  就这样的所谓城防和没有也差不多,那县令岂有不逃之理?

  不过他还算有气节,被关在黑屋子里拒绝吃送来的饭食,待到王习以投靠的名义顺利进入杨星幕府,便听说他竟把自己饿死了!

  “唉,书生呵!再忍耐些时日说不得青衫队打过来就把他救出来呢?”王习知道余干之战已经结束,大军即将收复安仁的时候这样感慨道。

  他正坐在东门外的一座宏升酒楼里,从这儿的二楼窗户透过树叶缝隙可以看到未完工的城门洞上方“德政门”三个字,这和西门上的“永丰门”一样,都是那殉死县令的手笔,所以引起他感叹。

  在他对面坐着个同样身着姜黄短衫的瘦子,仔细一看,原来是冯参。冯参微微笑着,说:

  “王将军还有心思理那书生?要我说,他可死得一点都不值!上不能报天子,下对不起百姓,最多也就保住自己那点面子。可人死了要面子有何用?”

  “说的是,所以做任何事,还得趁活着才好,才有趣。”王习扭头看看外面,轻声说:

  “参座怎么亲来了?可是李三郎要夺安仁了?说罢,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冯参是情报科的科长,对外官衔是参军,所以审杰、王习等同科下属称他“参座”。

  “你这边应该是铁刀负责,不过前几日他有个重要任务刚刚完成很辛苦,都巡检安排他休息两日再过来。我是临时替他,顺便把主要联络点巡视番。别的大事没有。”

  冯参给他斟满酒杯,然后坐下,自己夹了一筷子紫苏烤鱼脍,说:

  “这次不是咱们单独作战,乃是饶州府赵同知率千几百官军与团练共同南下。

  赵大人最担心的,就是杨星会不会屁股上挨了鞭子就跳起来,一蹶子撩到安仁,所以他们让我过来和你商议。”他顿了顿,接着说:

  “你也见过那安仁城墙,年久失修,又矮又残,没几个垛口是完整的。

  打下安仁后大人准备将城墙整修下,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时间。这期间你得设法拖着杨星不动,能做到吗?”

  “这个嘛,应该不算太难。”王习略一思索便说:“小杨号称在东乡募到两万兵,且还是将几支队伍先后调给他老爹以后,但我算了下他实际的人数也就一半而已。

  这些人六成是新兵,战力很弱。他又没有打造攻城器械,连兵器都不够,没有船只无法让大队渡江,所以立即发兵夺还安仁可能性不大。

  即便去打也只是装装样子,稍微不顺还得马上撤回来。

  不管怎么说人家是冲着他打胜仗来的,要是看到他被打败了,士气受不了,所以他不会拍案而起就急忙赶去安仁报复的。”

  “所以你觉得他有这方面的顾虑?”

  “肯定,只是有没有人给他揭开这个盖子,我可以揭盖子劝他忍耐一时。不过我倒担心,他够不着安仁,会不会转过头来拿梅港撒气呢?”

  冯参皱皱眉,这个可能性还真有。梅港就在县城东北,距离没多远。杨星缺乏水军渡江不易,可从陆地上过去打梅港却是轻而易举的。

  “这个可能还真有!”他点点头:“我会立即报告并提醒本部小心。”

  他明白王习的意思,对杨星来说重要的不是城堡在不在手里,而是士气。队伍太松散,人心不齐,士气他输不起。

  想扳回一局,他就需要先来一场胜利,至于这胜利是在安仁还是梅港并不重要,打水战还是陆战也不重要!关键得足以鼓舞士气。

  被调走的老部队太多,老兵被不断稀释,现在的江山军里弥漫着散漫、乐观和自以为是。王习也认为他们的战斗力下降是很快的,现在许多部曲比他刚来时要松垮得多。

  “在街上到处可以看见他们勾肩搭背、醉醺醺的样子,银陀和二天王的部下大白天可不敢这样,但你看在东乡的街道上哪里见不到,有人纠察么?”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