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刘巴逃难记上(三更)_诸葛重生,熬死司马老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4章 刘巴逃难记上(三更)

第(1/3)页

第314章  刘巴逃难记—上(三更)

        说到刘巴,诸葛亮也是且惊且喜。

        毕竟他对于此人是又喜欢又无奈的存在。

        喜欢是因为他刘巴真的很好,非常好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他们当之无愧的基石也不为过。

        毕竟前世能够让百姓在不大力屯田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让百姓恢复钱财二字的概念的。

        也就是他刘巴的直百钱了。

        这其中的关窍有许多,甚至很多就算是他诸葛孔明也未必就能够完全处理好的事情。

        而这些在他刘巴手中都是游刃有余.

        而且对于直百钱来说,直到现在诸葛亮自己都不认为这算是什么善政,但他必须承认那是当初就连他都想不到也完不成的事情。

        从当年黄巾之乱开始,这天下的物价就慢慢崩殂了,之后董卓又是铸小钱,加上天下诸侯纷争。

        这天下的钱早就已经不值钱了,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已经退到了以物换物的地步。

        这种事情可谓是何其荒唐.

        而天下诸侯对此也是毫无办法,给到士卒和百姓手中的钱帛甚至最后都花不出去。

        大量的土地在百姓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之下,也被各地豪族权贵慢慢收入自己囊中,百姓的日子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三方自然也有属于自己的办法来应对。

        其中曹氏看似是最好的,他们重新构建了当年的钱帛五铢,继续恢复了当年的五铢钱。

        但是这除了有几乎大半个天下的物资底蕴作为支撑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屯田支撑了他们的军粮。

        大汉律例,百姓农耕田税以三十税一乃至十五税一,做到了十五税一的时候就已经会有御史准备开骂了。

        而曹孟德一度将屯田之事开到了十税五乃至十税七

        虽然土地是他们的,耕种的农具也是他们的,但这仍然不是让百姓们直接十税七的理由。

        毕竟在流往之前,他们这些百姓也是有田地的!

        以至于孙仲谋仅仅靠着淮泗屯民过江不屯田的理由,便轻松搬空了几乎半个淮泗的屯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