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给龙王爷放血炖酸菜_清末的法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 给龙王爷放血炖酸菜

第(1/3)页

第249章  给龙王爷放血炖酸菜

    韩国也有韩奸,部分心系清廷,部分投靠日本。

    日本灭韩,其实是靠签订三次日韩协定,逐步进行蚕食的。

    第一次1904年日韩协定,日本人将韩国的财务和外务掌握到手中。

    第二次1905年日韩协定,日本正式剥夺韩国的外交权。日本在韩国设置了韩廷的太上府——统监府。侵略头子伊藤博文成为统监府的统监,总揽全局。

    第三次,也就是今年,日本已经在密谋签订第三次日韩协议了,但是还没真正实施。

    将来,会有韩奸主动“请愿”,哭爹喊娘跪求韩国加入日本帝国,解散自家的军队。

    现在给日本当走狗,包括未来侵华的日军中,也有韩国人。

    关外百姓亲切的称呼他们为——二鬼子。

    晚清国内的时局诡谲多变。

    自然也有人看到了这场危机。

    慈禧虽然畏惧打仗,但也不愿意看到清廷灭亡。

    自太平天国以后,汉人士大夫开始崛起,清廷时局略有起色。可偏偏又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汉人士大夫又被满贵给打压回原型。

    随着李鸿章等人故去后,剩下的满贵都不成气候。

    以奕劻、载沣等为首的满贵,自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所以眼下就是这个局面,慈禧力求稳妥不打仗情况下解决争端,奕劻和载沣他们却觉得君臣该卧薪尝胆全力保邦。

    所以,徐世昌才有那么一点硬气的依仗。

    但显然这硬气也是有限的。

    赵传薪要不插手,统监府派出所该建还是得建,日本人依然会得逞。

    火车上,这些事情在赵传薪脑海里走马观花的转了一圈。

    对面,穿西装打领带的金武志好奇的问:“赵先生,你在想什么?”

    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实际上,此时日韩的贵族和知识分子,还是以会汉字为荣。

    甚至日本的贵族学习西洋文化的时候,拒绝看英文书籍,认为那是粗鄙不堪的语言。

    韩国经历了“去中国化”后,导致自己人读不明白自己的历史了,因为史书全是用汉字记录的。

    赵传薪拄着下巴看着窗外掠过的景物,说:“在想,韩国百姓像猪一样的生活,却得不到猪的快乐。

    这怪我。

    我有责任,有义务,帮他们扯起反抗的大旗,反抗日本的暴政。”

    金武志心虚的左右看了看,见没人听懂他们的话后,才小声道:“赵先生,在这里就不要讨论此事了。”

    他也是韩国人,岂不是说他也是猪的一员?    “没事。”赵传薪无所谓道:“被日本人听了去,他们动手我也不怕。”

    金武志苦笑:“可我怕啊。”

    “无妨,到时候我自然会出手。”赵传薪信誓旦旦道。“即便保不下你,也会替你收尸。”

    只是后一句,让金武志变了脸色。

    “……”

    当个翻译,竟然有生命危险。

    见金武志满脸哀求之色,赵传薪哈哈一笑:“逗伱玩的,看把你吓得。我问你,如果日本人想要签第三次日韩协约,你会不会成为韩奸,甘当日本走狗?”

    金武志一脸正色:“我不是那种人。”

    那怂样,怎么看都像是那种人。

    赵传薪竖起拇指:“好志气。不如加入我们背水军,等回头和日本人打起来,我给你机会让你打头阵好为国捐躯。”

    听了此言,金武志脸顿时垮了下来:“赵先生,我是个书生,只有书生意气,不懂打仗的。赵先生,你就不担心打不过日本人吗?”

    “我什么时候说过一定要打的过日本人了?”

    “额,打不过日本人,清廷和日本都视你为眼中钉,又该如何?”

    金武志是做过功课的,知道这趟的主顾是位什么样的人。

    恁慈禧,干洋人,恨他的人忒多了些。

    赵传薪依旧没心没肺的表情:“有啥可担心?如果我最终一事无成,关外那么多沟沟岔岔,我只身一人带上狗和马,弄一群鸡鸭,找地方隐居。等随便过个百十年,到时候我提二两烧刀去伊藤博文的坟头拉二胡顺便蹦迪去。”

    牛逼!    那画面想想都令人心醉。

    金武志服了:“赵先生,再过百年,一百二十岁可是高寿啊。”

    其实他知道赵传薪如今肯定远不止二十岁,因为几年前赵传薪便崛起了,现在即便不到三十,也是相差不远,说不定年纪更大,只是看着年轻而已。

    但他会说话,故意说的赵传薪很年轻。

    但话外之音是,一百二十岁,一般人活不到那时候。

    毕竟清末的人均寿命很低,天灾人祸不断,普通人活六十都算高寿了。

    赵传薪撇撇嘴:“一百二还高寿?那只是个基数。在那基础上,我还得活至少四十年才够本。我们法师界寿命的事,你把握不了的。”

    金武志一愣,想起了赵传薪可还有个大法师的外号。

    这还真拿不准了。

    据闻陈抟老祖到现在都活着,不知在哪游戏人间呢。

    两人一路扯淡,到了辽地。

    在这里,两人需要越过鸭绿江抵达韩国。

    赵传薪望着长近乎上千米的鸭绿江面,滚滚而浑浊的江水,不由得想起了一些事。

    金武志见他驻足,问:“赵先生,你在看什么?”

    赵传薪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