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所谓清官_大周败家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0章 所谓清官

第(2/3)页

的传递很不及时,各地的物价,实际有着很大的误差,这也是那些客商各处行商的赚头所在。

  小小的沧州渡口,实际上并无能力实时掌握来自大周各地,各种商品的实际价格,就只能估算个大概的货物总价值。

  渡口管事的,多是不入流的差人,工钱也不多,渡口的关税收的再多,也进不了他们的口袋,而这是一个明显能有灰色收入的地方,于是他们必然会狮子大开口,商人也一定会竭尽全力的讨价还价。

  最终,多半会以商人私下塞钱给官差,和官差之间达成交易与默契,寻求所带货物的税收能少一些。

  这种私下的交易方式,虽然有利于商人和官差,亏的却是国家的钱。

  在私下的红包和最终的获利还能达到某种比例的时候,还是会有商人来沧州做生意,但是一旦官差的红包收的狠了,商人赚不到预想的利润,那么他们宁愿跑的远一些,也不来沧州城了。

  “你说这话可有证据?沧州城的官府都不管的吗!”

  赵明又忍不住插嘴,几次提及官府,张山似乎看出些不对劲了,将手里的银子又放在手上,连连摇头道:“我都是道听途说,道听途说,茶馆还有事,我得回去了...”

  说完张山头也不回地跑了,再不停留。

  “诶,诶,等等,我还没问完...”

  沈逸连声招唤,张山却是头也不回,没一会便没了影。

  沈逸看了一眼被张山放在桌上的碎银,叹了一口气道:“你干的好事,我看你才不像是来办正事的。”

  赵明哼声道:“我怎么了?他说话无凭无据,若是真的如此,官府会不管?”

  沈逸无语地看了一眼赵明,也不知道他这五品官是怎么当上去的,或者说,他就是那种不通时务的道学先生,这种人,即使是清官,也无大用。

  这种清官,以全国道德模范自居,凡事都讲所谓的春秋大义,虽然不收钱,却也不办事,因为他根本就不懂怎么去办实事,这种人往往只知墨守成规,张口闭口律法成规,甚至还会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