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冲!冲!冲!_沙漠佣兵之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8章冲!冲!冲!

第(2/3)页

机枪刚刚响起,就住手。

  元峥手里的机枪开始对着前面金宮太一大队暴露出来的机枪火力点射击。

  左左、右右、罗斯三个女人,也开始对那些机枪射手们点名。

  倭寇的机枪阵地才开枪不到一分钟,就被压制下来。

  它们开枪的时间不长,给后继正在冲锋的士兵们的压力巨大。

  他们冲上来的速度更快了些,四营这个时候也不敢再去收拾那些武器了。

  一千多人,乱哄哄地挤上来,他们手里的武器开始跟前面的倭寇对射起来。

  倭寇的机枪被完全压制着,自己这边的机枪可以放心地射击。

  彼消此长的情况下,金宮太一大队的伤亡迅速增加。

  这个时候元峥命令:“二营、三营按原计划执行!”

  他的原计划就是让这两个营包抄,不放走一个来犯之敌。

  在元峥他们原先站立的地方,有几十个不怕死的国人,正在遥遥相望,这些人有些是报馆的,

  有些是当地百姓,也有当地政府人士。

  这些人都是知道有倭寇犯境,自家勇士今天一早出发前来抵抗倭寇。

  他们是来打探消息,观看战斗状况的。

  现在见到自己家的队伍如此神勇,有一个百姓重重地扇了自己一个耳光,

  脸上留下一个红红的掌印,说道:

  “我真的不该,这样的勇士,昨天在我家里来讨要一些吃的,我竟然还把拿棍子把他们赶走了。

  他们为了保卫家乡,流血流汗,我竟然那样待他们。”

  另一个官员模样的人说道:“前些日子我功率被倭寇轰炸,百姓伤亡惨重,

  又遇到一些溃兵过境,以至于竟然冷落了这些支英雄队伍,

  我们欠他们一个道歉!”

  这些人在这里越说越激动,准备派一个人回城去通知全城百姓,准备迎接凯旋而归的这些勇士们。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愿意放弃亲眼目睹,元峥这个团剿灭倭寇的场景,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

  大家只得商量着:“再看一会儿!再看一会儿!”

  二营长蒲天禄、三营长钱明珠听到元峥的命令,

  立刻率领自己的队伍分左右,绕开前面这长防线。

  他们这一动,不但让金宮太一大队长吓了一跳,也让在它背后的中滨遥斗联队长吓了一跳。

  他们都是认为这两支队伍,是想要把金宮太一大队切割开来,

  又想要全歼金宮太一大队了。

  中滨遥斗联队长立刻命令:“井狩大志大队长全军向前移动,不让对方把我们切割开了。”

  它手下最后一个步兵大队行动起来,阵地向前突击了一百米,

  跟顶在前面的金宫太一大队紧密结合在一起。

  井狩大志大队长看着前面的战斗情况,大声请示道:“联队长!请让我的大队出击。”

  中滨遥斗刚刚损失了一个炮兵中队和一个步兵大队,心里的郁闷无处可诉,

  这个不开眼的大队长,竟然敢置疑自己的指挥。

  伸手就是两个耳光,井狩大志挨了联队长两个耳光后,立刻把脸稳住:“哈咿!”

  中滨遥斗打完之后才气愤地喊道:“混蛋!你没有看见对面的火力吗?

  刚刚玉碎的厦门将太大队,被对方一波推了。

  我们要坚守,我需要支援!”

  这个时候他回头对自己的参谋命令:“继续给我呼叫,情况危急,向陆军、向海军呼叫空中支援。

  那些笨蛋,派来的飞机竟然一下子冲进地府里面去了。

  同时呼叫地面支援,空军那些笨蛋,对方明明已经是五千人的重装军队,

  汇报上来竟然是只有四百人,睁开他们的狗眼看看,

  这里只有四百人吗?”

  两个营出发后,元峥继续调整两门九二炮的角度和方向,他一边调整,一边对操作这两门炮的士兵们讲解。

  详细说明这样调整的依据和方法,这些炮兵终究是要独挡一面的,

  自己总不可能把一支队伍里面的所有工作都做完。

  这一次炮兵的射击又又又延伸了,放过了正在激烈交战的最前沿阵地,

  开始轰炸中滨遥斗指挥部周边的那些士兵了。

  在元峥眼里,前面这一百多米处的倭寇已经是死人了。

  如果不是为了让自己手下这支队伍多练练习,他已经又开始冲锋了。

  左左、右右、罗斯她们三个,可是一直不停地射击。

  她们的枪法在这种距离上,都是一枪一个,弹无虚发。

  战场之上的射击,跟靶场之上的射击有一点点的区别的。

  在战场上直面的是死亡和鲜血,心里素质差一些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心跳加速,心情紧张,这些都会影响到射击精度。

  左左、右右、罗斯她们这三个人,在幻境里面经历过兽潮,那些野兽冲锋过来时的场景,

  比这个可是惊险得多,曾经沧海难为水,

  经过那样危险的遭遇,现在这样的战场对她们来说,完全就是小场面。

  这三个女人稳定的表现,让她们身边的这些普通士兵们,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三位夫人不但人美,跑得快,这枪法也是一绝了。

  元峥看着前面阵地上那些倭寇们减员越来越快,

  对还在操作两门炮的士兵命令道:“你们现在这个阵地就不要再前移了。

  战斗结束前,就一直在这里给我狠狠地打。”

  对面金宫太一大队的士兵们,被一营强大的火力压着打,

  它手下的士兵越来越少,受到的打击也越来越大。

  相反的邵营长手下这些兵,随着射击时间越来越长,

  见到对面的那些倭寇不时就倒下一个,自己的心里就安定一分,

  越打手越顺,心里对这些倭寇的害怕、畏惧早就丢了爪哇国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团长已经下了命令:“全营压长,抢占对面的防线。”

  一声令下,团长又是最先冲出去,接着跟他后面的是他的三位夫人,

  杨曼柔刚刚已经跑进了这条战壕里面来,见到这种情况,立刻拍摄下来这张图片,

  她离冲锋的元峥有些远,只能照出一个侧面。

  中滨遥斗远远看到对手又开始冲锋了,这可是大大让它吃惊又害怕。

  它刚刚打出去的救援电报,得到的消息是:轰炸机马上就到,但是地面部队需要从上海出发,

  时间最快也是六个小时后。

  重藤千秋接到中滨遥斗的求救,再一次地摔了话筒:八嘎!

  这一支国军太能够闹腾了,从昨天到今天,已经让自己损失了几千人,现在一个联队都有危险了。

  想到这里,重藤千秋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撤回来!

  他的决定还没有说出口,整个参谋部突然爆发出一片欢呼声。

  它手下的那些士兵们发出野兽一样的嚎叫声,

  有急于表现的参谋已经把广播电台打开,里面正传来一个他们都熟悉的声音。

  这个声音就是那个这些日子里面,指挥着几十万军队跟他们作战的统帅。

  常凯申的声音很沉痛地发表着上海撤退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它们这些兽人也能够听出这个声音里面的沉痛和坚强。

  重藤千秋刚刚的决定,立刻打消了。

  不能撤退,在这个时候不能够撤退。

  对手在撤退,我们就应该前进,大踏步地前进。

  这是重藤千秋的心声!

  现在他已经准备好了,要率领整个支队往苏州去。

  想做就做,它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向松井石根大将汇报了。

  苏州是一定要去的!

  谁去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松井石根就把这攻占苏州的任务,交给了重藤千秋。

  这个时候重藤千秋手下原本有二万多人,现在散落在苏杭之间,急切之间想要全部集合很是困难,

  在重藤千秋眼里也是不必要的。

  它命令手下离中滨遥斗联队最近的光石太一步兵联队和江碕祐太侦察联队火速增援。

  自己在后面慢慢收拢大军,向苏州进发。

  光石太一步兵联队的配置跟中滨遥斗是差不多的,这两个联队实力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江碕祐太侦察联队,是重藤千秋最中意的联队,也是它手里最强大的力量,

  这支联队是一支千人骑兵队伍,在敌短兵相接的战场上面,这样一支骑兵队伍是所有国军的恶梦。

  在这两支联队后面,还有一个中队的运输跟随补给。

  这样的队伍派了出去,重藤千秋终于放心了,

  这一次对手无论是五千人还是一万人的队伍,都不会是自己这支队伍的对手了。

  何况五千人的队伍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对手真的有那么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前面这几个月里面,早就在战场上冒尖了。

  中滨遥斗向空军和海军发出去的请求火力支持的电报,

  让两方面都为难了:就在这两天,空军的战损突然大增,损失的飞机和飞行员已经一百二十多架次了。

  整个上海派驻军的空军力量已经减少半了。

  不过它们立刻有了主意,从台湾和本土机场派遣轰炸机和战斗机过来。

  事关一个联队三千多士兵的生命,倭寇方面是非常重视的。

  从开战以来,它们还没有一个联队被全歼的战例。

  因此无论是台湾机场还是它们本土机场对这次行动都非常重视。

  两边都派出了大量飞机前来轰炸。

  中宾遥斗联队长从电报里面得知重藤千秋支队长已经派了两个联队前来救自己,

  已经感动得扑在地上:终于有救了。

  后面又听到从两个方向有近两百飞机前来为自己助战,

  它立刻又站起来,命令:全军防御,坚持三十分钟,帝国的战机会把眼前的这些敌人炸成烟灰。

  元峥的眼光只在这战场之内,战场之外的消息他还不知道。

  他现在只是率领着手下这些人冲锋,邵宏诉的一营只有四百多人,加上元峥的团部一共也吸五百多点。

  这五百人竟然向着一千多人的倭寇阵地发起了冲锋。

  这一幕让远远站在后面观战助威的苏州百姓、官员们再次吃惊了:

  这支队伍的勇气可嘉,只是他们的冲锋是不是大意了。

  开战以来,开战以前,国人都已经确认了一个常识:

  我们可以从战略上轻视它们,但是在战略还是要重视它们的。

  它们的单兵作战能力之强,有些人说它们拼刺刀一个能抵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