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元峥所部的发展_沙漠佣兵之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1章 元峥所部的发展

第(2/3)页

一件事情。

  马当要塞防守司令在大敌当前的,组织了为期两周的抗战培训。

  培训对象是所有副职。

  在培训结束后的当天,通知所有要塞主官一起去参加结业仪式,同时聚餐。

  倭寇就在这天发起进攻。

  巧合吧!

  固若金汤的马当要塞两翼阵地,在没有主官,没有副官的情况下。

  一个小时都没有坚持到,整个马当要塞也被倭寇在三天时间里攻陷。

  这都是因为国军的情报被倭寇打探到了。

  同样的情况,我们新四师一定要尽量杜绝的。

  因此如果有对不住的地方,还请穆老和苏南的乡亲们体谅一下。

  国难当头,家国实难两全!

  诺言与军事也无法兼顾,穆老也要多多解释。”

  元峥说了一大堆,把自已找的这个老头子说感动了。

  穆志文握着元峥的手:“元师长保家卫国,一路辛苦。我等应该体谅,应该体谅啊!

  老夫这就回去,再次邀请各路乡绅。”

  元峥微笑着把老先生送出新四师营地。

  这半个月里,虽然吴福线上天天有枪声传来,新四师付了钱的那些厂房里面。

  所有机器的安装,一点也没有停止下来。

  为了能够使用这些机器,新四师特别从南京、上海请了不少的工程师和技工过来。

  跟着各国的安装技师学习,包教包会,这是新四师写在订货合同上面的。

  元峥特别从江南制造局里面请来了三个高级工程师。

  薛宏硕、景浦和、卜永寿这三个都是德国留学回来,上海被倭寇占领后。

  江南制造总局也被倭寇接管,三人不愿意为倭寇做事。

  结伴到了南京,被元峥派人找到。

  这些日子里面,这三个都在研究元峥提供的AK47的图纸,这一次元峥改变了这种枪的口径,变成了五点八毫米。

  这种冲锋枪元峥设计的弹匣为三十发子弹。

  弹头小,用材料少,最主要的是战士携带弹药量增加。

  元峥计划的是每人一个弹药基数为三百发子弹。

  他不但给出了这支冲锋枪的设计图纸,还给出了整个枪族的设计,包括轻机枪,狙击步枪。

  对于重机枪,元峥也重新给出了新的设计,完全就是抄袭了后世的六七改二型,连口径也是一模一样。

  高射机枪,元峥给出的是十四点五毫米口径的双联机枪。

  这种机枪射速快,火力猛。

  无论是用来对付倭寇的飞机,还是对付倭寇的脆皮坦克,装甲车,还是它们的碉堡都完全没有问题。

  这三个工程师虽然不是专门做军械的,但是他们见到元峥的设计,也是大吃一惊。

  薛宏硕、景浦和、卜永寿这三个都是德国留学回来,在江南制造局也已经工作十年。

  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设计,他们在德国也接触过枪械生产的。

  薛宏硕指着这些枪械的设计图纸:“这全是元将军自已设计的?”

  元峥脸皮一红,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承认下来。

  三个机械工程师,看着元峥提供的这些图纸,他们终于发现一个问题。

  景浦和指着冲锋枪的部件问:“这枪的零件是不是可以跟狙击枪,轻机枪的零件互换?”

  元峥赞许地说道:“对!它们之间的零件百分之八十都可以互换。

  这是为了在战场上的时候,能够就地维修。

  这枪我准备叫它三八枪族。”

  卜永寿看着这些枪的零件说道:“这样看来,我们完全可以在一个车间,生产这些通用零件,

  另外一个车间生产这些异形件。”

  元峥大大称赞他的这个设想:“所有零件的精度一定要保证。

  这样就可以在车间里面固定工人生产固定的零件。

  然后把这些零件归纳到一起去组装。”

  三个工程师互相看了看:“这项提法相当新颖。

  现在的苏州最缺什么?

  当然是人才了。操作那些新安装的机械,必须要熟练工人。

  如果一个工人专心只做那么几个零件的话。

  就算是一个没有经验的普通人,也可以在几天时间里面就可以学会。

  苏州这里的工人缺口就可以弥补上来了。”

  实际上,这些日子里面,他们三人都在不停地给以前自已工厂里面的那些工人写信,打电话。

  就是要挖江南制造厂的墙角,想多请一些工人师傅过来。

  只是那些工人们,大多数经验丰富的人,都是三十岁以上。

  这些人全都是已经成家,再也不愿意胡乱辞工。

  拖家带口的,很多都不愿意离乡背井。

  虽然苏州这里给出来的工钱要高上一倍,但是这些人还是觉得现在的苏州还不安全。

  随时都有可能被倭寇再次攻占。

  因此来的工人很少。

  现在元峥的提议,一下子就解决了熟练工人的问题。

  让每个工人只专心制作一个或几个零件,这样的想法实在太新颖了。

  在这之前,一个工人是要能够制造出一枝枪上所有零件的。

  培养这样一个熟练工人,花费的时间至少半年以上。

  这还必须得是熟练工人才行的。

  现在这一切都不需要那么麻烦了。

  工人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他们三人的事了。

  怎么调整工厂里面的那些设备,怎么设计生产顺序这些问题,足够他们做的。

  元峥还提供了四零火箭弹的图纸,这个主要难点在弹上面,对于发射筒的制造要求反而还要低些。

  这些火箭筒,是这个时代,单兵能够携带的口径最大的武器了。

  足足四十毫米口径,打出去的威力惊人。

  一般每个射手只携带三枚,因为一次打得太多,很容易让人耳聋的。

  并且这种火箭弹射击目标的时候,最低也要距离目标一百米。

  否则炸起的碎片,有可能会溅射到发射火箭弹本人身上来。

  由此可见这种武器的威力。

  不只是如此,元峥还给自已的步兵们,准备了威力更大的武器。

  步兵使用的八十二毫米迫击炮,这种武器的生产也不比火箭弹的难度高上多少。

  威力却是大得更多,最大射程可达四千多米。

  一枚炮弹落下,半径三十五米范围内,都是它的杀伤范围。

  最主要的是这种武器携带方便,只是炮身的话,两个人就可以带着跑。

  射击的时候,只需要三个人。

  特殊情况下两个就可以发射,甚至是一个人就能够发射。

  它的携带和发射比现在新四师大量使用的倭寇步兵炮更加方便。

  这些都是元峥思考了许久才挑选出来,准备装备新四师的装备的。

  元峥虽然提出来的都是成熟产品,在这个时代。

  就算是有了这样的设计,想要在苏州这里把它们生产出来,完全就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从钢材到火药,这些全都需要从无到有的建立厂房。

  唯一能够让元峥安心的是:新四师最初开始建设的三个水泥厂已经满负荷生产。

  这是最先开始让新四师的投入见到回头钱的企业。

  只是这三家水泥厂,出售的水泥只占产量的一半。

  另外一半被新四师自已使用了。

  如果不是怕全部由自已使用了,会让整个水泥厂没有收入,无法正常运转的话。

  元峥是真的想要全部由新四师自已使用的。

  新四师修建的炼油厂,化肥厂都是这样子。

  首先需要保证这些厂能够赚钱,不会破产。

  在这种情况下,才把剩下的那些相当是一部分的利润,分配到新四师里面来。

  化肥的主要用途还是新四师的垦荒团。

  倒是炼油厂生产出来的种种原料,全都从苏州的这个外贸园里面消化了。

  在这个时代,完全是卖方市场,水泥生产出来,一直供不应求。

  钢铁生产出来,炼油厂生产出来的油,也是同样的。

  两个钢铁厂,其中苏伯利亚承建的那个钢铁厂已经开炉试车成功。

  每周都有源源不断的铁矿石从海外运进来。

  这是苏伯利亚人,为了卖掉自已的铁矿石才特别加快了钢铁石的建设进度的。

  新四旅也一点没有含糊,付款的时候特别爽快。

  并且全部是按照对方的要求,付出去的是外币。

  倭寇没有阻拦这些铁矿石运进来的原因,只有一个:新四师同意,钢厂生产出来的钢材,其中的三成出售给它们。

  为了保证自已的钢铁厂能够有原料生产,新四师不得答应下来这个条件。

  倭寇发动的战争,使得它们国内对钢材这种重要的战略物资缺口非常大。

  就算是明知新四师有了这些钢铁厂,实力会更加壮大,倭寇也不得不忍了下来。

  它们现在的想法只有一个,只要自已的发展比新四师快就行李了。

  并且它们是一国之力,新四师就算能打,如果倭寇真正用全国之力,不计一切后果地前来攻打。

  肯定是能够打退新四师的。

  并且倭寇终于有了第一次的退步。

  这也让倭寇看到了一线希望,它们希望能够给新四师一些甜头,分化新四师的抗战信念。

  就连新四师出产的水泥,上海方向的倭寇也在购买。

  如果新四师不同意倭寇的要求,那么它就要阻止铁矿石的进口。

  现在炼钢厂、水泥石已经正式投产。

  元峥心里跟倭寇虚与委蛇。

  打定的主意跟倭寇是差不多的,他想的就是自已的新四师比倭寇发展得快。

  他有这个信心,毕竟他多后世来,带来的科技,完全是倭寇想像不到的。

  新四师手里有了自已的水泥和钢材。

  元峥立刻组织自已的建设大军,在当涂修建一线永固工事。

  又沿着马鞍山修建了第二道永固工事。

  这两个地方,使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砌成的明堡、暗堡。

  沿长江一线还修建了炮台。

  新四师修建这些的防线的时候,无论是国军政府,还是倭寇全都不明所以。

  元峥召集了垦荒团的五万人,动作飞快地在三个月时间里面完成了这两道全长五公里的防线。

  时间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一九三九年的一月份了。

  现在这个时候,国军政府已经撤退到了重庆。

  倭寇也终于进驻了什么也没有的武汉城。

  它们预期中的各种粮食补给品,金银财宝这些,在武汉城里面和乡村里面,全都没有。

  这一次国军政府吸取了上海战役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