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闯王的募捐_沙漠佣兵之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2章 闯王的募捐

第(2/3)页

  我们只是为了帮助穷人,请这官员们拿些银子出来,做好事。

  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嘛!

  捐银子,做好事,积阴德。

  积善之家,犹有余庆!”

  大殿上面的所有闯王手下,全都笑逐颜开:“闯王说得有理!

  咱们一直就是为天下穷人做事的。

  咱们一直就是为天下穷人做好事的。”

  闯王见到自己手下,进入京城后,难得地又一次齐心协力起来。

  哈哈大笑:“今日众兄弟团聚一起,就在这大殿上,庆祝一番。

  为我们,为我们又给天下的穷人找到一笔银子庆祝。”

  刘宗敏嘟囔着说道:“绑票就是绑票!读书人就是狡猾。

  绑票还是帮人家做好事。”

  他一拱手,对闯王说道:“闯王!我等不及了,现在就去动手。”

  闯王哈哈大笑:“权将军就是这样急性子,真不愧是我手下第一大将。

  来人啊!给权将军带上十坛酒,送上五个宫女。”

  大殿上的其他将领们,全都对着刘宗敏拱手:“兄弟们的钱包,全在哥哥身上了。

  一切拜托哥哥了。”

  刘宗敏让自己的亲信收了酒和宫女,对着这些兄弟们说道:“哥哥们放心在这里吃酒。

  闯王吩咐下来的事情,那一次俺老刘没有办好。

  这一回如果办不好,老子提头来见!”

  宋献策哈哈大笑:“刘将军!大家伙都只要你提着银子来,谁要你那颗头颅,让他好好呆着吧!

  还有那么多的好酒好肉,等着大家伙一起去享受呢。”

  宋献策的话,立刻引起大殿上面的所有人都笑了。

  刘宗敏心里对宋献策的好感,加了几分。

  自这一日开始的紫禁城,注定不会平静下去。

  由刘宗敏提议,连这些官员大臣为自己定下的买命钱都标好了价格。

  内阁大臣每人十万两白银,锦衣卫官员每人七万两白银,给事中还有御史翰林这些小官由一万到五万两白银不等。

  太监们也一样按照品级定下了银子。

  大太监每人十万两,依次向下,八万,六万,五万。

  最底层的太监都要一千两银子。

  城里的商户们,也同样商铺的大小,给划定了捐助标准。

  这道命令一颁布下去,整个京城顿时人人自危。

  见势不妙的,早早便是备好了银两,商人是最听话的。

  他们说话没有人听,就算有些关系,现在那些关系人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心思帮助这些人。

  官员们还未曾预料到这场变故之凶猛,越是官大、名气大的那些官员们。

  一直以来,他们都是所有人崇拜的对象,崇祯找他们募捐的时候,好话说尽。

  这些人才打发了二千两银子。

  这一回,他们对闯王这些泥腿子们搞出来的这种募捐,根本不放在眼里。

  只是这些官员们却不知道,等着他们的是什么人?

  一场大祸,正在向这些自命不凡的官员们走来。

  一处外表看上去还算气派的大院之中,一位年轻男子满脸焦急的看着面前的中年人,眼神之中有难以掩饰的恐慌。

  “父亲,那些该死的反贼传来消息,要你准备白银十万两保平安,你就只许给他们一万两,怕是要惹来大祸啊!”

  被他喊作父亲的乃是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平凡的相貌之中透露出一股傲气。

  正是明朝大学士魏藻德。

  听到自己儿子的劝诫,魏藻德眼中浮现不屑之色。

  他乃是明朝官员中的代表人物,对于闯王这等泥腿子自然而然地有一股轻视。

  在他看来,这些闯进自家勒索钱财的起义军,不过是一群未开化的土匪罢了。

  自己能够拿出一万两银子给他们,已经算是破财消灾图个清静,难不成他们还敢对自己做些什么不成?

  当初崇祯对自己那么好,要钱的时候,自己也才给了二千两银子。

  这一回能够给出一万两,已经是看在闯王这大顺朝,新创的原因。

  为的是今后好继续在闯王手下效力!

  可往往变化来得就是那么仓促。

  上午魏藻德还坐在家中读书,下午已然是被刘宗敏给亲自派人抓了去。

  阴暗的天牢之中。

  魏藻德虽然身穿囚服,面色却依旧镇定自若,他自持大学士身份,吃准了刘宗敏也该对他礼让几分。

  见到刘宗敏亲自前来提审,魏藻德盘膝而坐淡淡说道。

  “刘宗敏,你将我抓到此处来究竟是想干什么!”

  刘宗敏冷笑道:“真想知道原因?还是假装不明白?”

  魏藻德冷笑“你要钱,我不是已经给了你一万两么,莫要再贪心了!

  我好歹还是前朝首辅,门生故旧遍及天下。

  若是我向外面说一句话,这天下都会抖三抖的。”

  刘宗敏听到魏藻德的话,并没有感到生气。

  只是眼神阴郁的看着他,直看到魏藻德心中微微有些发麻后才是开口说道。

  “魏公,你乃是明朝大学士,理当起个表率作用才是啊!

  我早已派人立下规矩,按照你的身份,当交白银十万两,为何只给了一万?

  若是现在魏公将剩余银两补足,我想一切都还好商量!”

  魏藻德之所以只给了一万两银子,原本就是舍不得钱财。

  能够给出一万两,本就是看不惯这些起义军之人。怕他们蛮横不讲理,这才给出了这么一大笔银子的。

  如今刘宗敏让他带头做表率,还要给出九万两银子。

  这比剜了他的心,还让他痛苦,怎么可能会答应?

  魏藻德感觉自己,已经表明了立场,也把自己身后的依仗都说出来了。

  当初崇祯为什么没有敢对京城里面的这些官员们动手?

  不就是怕了他们这些东林党人,可以对全国人说话吗?

  并且他们说什么,那些百姓们就会信什么的!

  魏藻德闭目假寐,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唉,魏公执意如此,那我只好委屈魏公了!”

  刘宗敏见到魏藻德的态度,脸上阴狠之色一闪而过。

  这些该死的读书人,老东西,真是给脸不要脸。

  既然温和一点的手段解决不了问题,那他也只好用些特殊的手段了!

  刘宗敏从小受苦,原本小时候家里还是一些田地,父母劳作之下,还可以糊口的。

  结果受小冰川气候影响,整个陕西受灾。

  田地里面的收获还不够交官府的税,一家人不得不离乡背井。

  逃荒路上,父亲先死。

  没有过上几个月母亲又死了。

  刘宗敏是跟着舅舅长到十二岁,就出去给人家当学徒,学铁匠去了。

  学徒也不是好当的,做牛做马的,只能够换来一个半饥半饱的日子。

  好在自己长得魁梧,又长期打铁,练出来一身的力气。

  这才在有人起事的时候,立刻就像是茅塞顿开。

  从此做上了打家劫舍的勾当,再也不愿意回头了。

  就算是现在,顿顿荤腥,他还是不能够忘记小时候的事情。

  在刘宗敏简单的想法里,就是魏藻德这样的读书人,当官的收税纳捐,才让他家破人亡的。

  现在有了权,可以名正言顺地对这些官员们动刑。

  刘宗敏脸上浮现出一丝兴奋的神情。

  下一刻刘宗敏往后招了招手,顿时从门外来了两名黑衣人,一左一右地抬上一件颇为奇异的器件。

  “魏公,你可识得此物?”

  听到刘宗敏的话,魏藻德睁开了眼睛。

  只见面前不远处,放着一件由两根竹棒还有绳子做成的器具,而刘宗敏正站在前面笑吟吟的看着他。

  “狗贼,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有什么花样尽管使出来!”

  魏藻德虽然不知道刘宗敏要做什么,但本能地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为求自保赶忙是以退为进,试图通过言语上的刺激让转移刘宗敏的注意。

  然而刘宗敏听到魏藻德的辱骂,却是丝毫都不在意的样子,依旧面带微笑,不急不缓的开始为魏藻德介绍起来。

  “魏公,此物名为夹棍,乃是我效仿前人之作,改良后专门为你们准备的呢!”

  “只需将受刑之人的头颅或者手指放进去,再由两名力士左右一拉,咔嚓一声就结束了!”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刘宗敏眼神兴奋异常,仿佛就像是在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一样稀松平常。

  魏藻德愤怒地看着刘宗敏:“你这贼人!我要见闯王!

  闯王是不会这么对待我的。”

  刘宗敏冷笑道:“交了银子,就可以上朝了。”

  魏藻德再不吭声。

  崇祯那个时候,那么求他,他也只是交了二千两银子出去。

  这次为了巴结闯王,第一时间交了一万两子出去。

  早就心痛得不能够呼吸!

  现在多交一分银子!我就不姓魏!

  魏藻德明显没有吃过苦头,虽然对刘宗敏的夹棍有些害怕。

  却还是低估了这夹棍对自己造成的痛苦!

  也高估了自己这个大学士、东林党魁、天下读书人的榜样在刘宗敏心里的地位。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魏藻德根本不知道,刘宗敏他们这些人,根本连兵都算不上。

  根本就是匪,就算是他们占了京城,坐在金峦殿上,还是匪呀!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叫做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刘宗敏先是让士兵把夹棍上在魏藻德的双手上。

  最后问了一句:“给不给银子?”

  没有等到回答!

  不用刘宗敏发话,下面的军士主动开始用刑。

  两个人微微用力,魏藻德痛得尖叫起来。

  这个时候,他就算是想要说愿意交银子,也说不出话来了。

  刘宗敏吩咐:“每个时辰给他上一次。直到他凑足二十万两银子。”

  行刑的人,和边上观看的这些士兵们,互相看了看。

  大家立刻明白了刘将军的意思了。

  闯王定下了十万两,这是一定要上交的。

  多出来的十万两?

  怎么也可以落一些到自己手上的。

  刘将军对自己的手下的这些吃苦人,一直都是很好的。

  这些人立刻回答:“二十万两,一定会让他交出来的。”

  这个时候魏藻德已经痛得昏迷下过去了。

  他自己也不知道昏迷了多久,被冷水浇醒后。

  再一次上了夹棍,魏藻德赶紧说话了:“别夹!别夹!

  我让家里人出银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