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回京城_沙漠佣兵之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3章 回京城

第(2/3)页

 这是在朝廷官员上有名字的。

  有了这样的第一个,消息传扬开来,张献忠的路就更难走了。

  有更多的人,想要从他这里拿些人头去换朝廷的官职。

  最后在一次交战中,张献忠被人射中,中箭而死。

  射死他的那个土司,被皇上封为神策将军。

  这个时候,元峥已经在武昌练兵六个月了。

  六个月里面,整个国内已经平定,再没有那些敢打着旗号造反的人了。

  元峥又给陕西派进去了三万人马。

  这些人马就在整个个陕西境内巡逻,元峥要求对陕西境内,不要一个土匪,不要一个山贼。

  原本元峥率兵刚刚从陕西才半年时间,这半年里面。

  朝廷正在重新修复秦直道,又在修新的从西安到京师之间的直道。

  元峥的就是借鉴着现代社会的经验,在天灾面前。

  朝廷进行大基建建设,给所有参加修路的发发放粮食和工钱。

  跟振灾差不多的意思,但是朝廷这样搞下来,力度可比振灾大多了。

  那些老百姓,一人务工,就可以保证全家不拨挨饿。

  一下子就把整个陕西的流民给安定下来。

  沿着从西安到京师的直道两边,尽是拖家带口的修路工人。

  就算是这样,陕西境内,在朝廷大兵走后,又有些地方土匪、山贼又开始复活了。

  这一次元峥派出三万兵马,就在陕西境内来回扫荡。

  他对各地官府要求,只要当地出现了土匪,山贼,就要第一时间报告。

  同时也在各个城镇贴出告示,只要发现山贼窝点,报告官府的。

  只要抓到山贼,贼窝里面收缴出来的物资,举报人分走一半做为奖励。

  若是山贼抢劫了举报人的财物的,返还所有举报人被抢走的财物。

  看看整个中原终于安定下来,元峥终于启程回京了。

  手下的这支队伍,他按照一万人一队的标准,全部分派出去,沿着整个人中原巡逻剿匪。

  这次元峥回京,主要是做一件大事。

  他要劝说崇祯大开海门,让朝廷在沿海开放多个港口通商。

  同时他还要建立明朝时代的海军,对那些海盗们进行打击。

  这些都需要他当面对皇帝解释。

  元峥回京的消息被披露出去,崇祯皇帝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

  这就让元峥有些骑虎难下。

  伴君如伴虎!

  今天崇祯是看到元峥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就已经把整个大明朝从烽火四起的局面给拉了回来。

  所以心里对元峥的感激是真的。

  元峥知道他的这种感情是不可能长久的,自己做的许多事情,在事情发生的时候,皇帝可以理解。

  等到事情过去后,他对自己有了看法,许多原本的小事,都会成为欺君的大罪。

  知道了皇帝带着百官在十里亭前迎接自己。

  元峥只带着左左、右右、罗斯三个人轻装前行。

  远远地看见皇帝华盖的时候,他们一行四人赶紧下马。

  自己牵着马向十里亭走过去。

  这一回元峥把自己的兵器都放在了马上。

  崇祯远远看见来路上走出四个人,不等他发问。

  王承恩悄悄凑近说了几句。

  崇祯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神情。

  他指着远处走来的四个人影:“宰相到了!我们下去迎接!”

  其实崇祯在见到元峥之前,就害怕元峥发漂。

  如果那样的话,他现在还真的把元峥没有办法。

  毕竟自己这个宰相的勇武,他是亲眼见过的。

  并且在京城和整个中原大地上,自己亲封的这个宰相手里可是有三十万的直属队伍。

  今天见到元峥的表现,他终于放下心来了。

  这个元峥总是那么的谦虚,低调,他喜欢!

  左良玉也在欢迎元峥的行列里面。

  他看着元峥轻衣瘦马,只带着三个女人就走过来。

  想到若是自己有了这样的大功,会摆出什么样的架子来?

  对比之下,冷汗淋淋。

  文人果然是最阴险的!

  跟宰相这个时候的样对比,那怕是自己上回带着一百亲卫来京,都已经是太高调了。

  元峥远远地看见崇祯走过来,赶紧在道路左边跑了起来。

  跑到崇祯面前,一拱手:“臣元峥拜见我皇!祝我皇龙体康健,社稷平安!”

  崇祯高兴得哈哈大笑:“宰相辛苦了,宰相这次出京一年,就平定了中原战乱。

  朕要好好奖赏你。”

  说完亲自伸手扶起元峥,对跟在元峥身后的几个女人说道:“几位娘子请起!”

  崇祯拉着元峥的手:“爱卿出京一年,朕日夜思念。

  好在爱卿日日都有奏报上来。倒也免了朕的担心。”

  元峥微笑道:“让陛下为臣子担忧了,臣下惶恐!”

  崇祯笑着摇了摇手:“有了爱卿在,朕这一年来,终于能够睡得着了。

  你看看朕,头上白发都少了许多。”

  元峥看着崇祯,他的脸色确实好了许多,原本花白的头发也黑光发亮起来。

  他笑着说道:“陛下龙体跟社稷江山连在一起,社稷稳,龙体康!

  臣一定继续努力,让我大明天下稳如泰山,陛下龙体康健!”

  “社稷稳,龙体康!爱卿这话说得好!

  朕以前就是为社稷担忧,现在有了爱卿,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

  元峥小心翼翼地被崇祯拉着手,一直落后崇祯一步。

  这种样子,两人走起来都有些不舒服。

  崇祯有些不满:“爱卿为何不快走一步?”

  “陛下乃是社稷主,臣子不敢逾越。”

  “你呀!总是太过小心。”崇祯脸上的笑容更盛,指点着元峥说道。

  他的手顺势也放开了元峥。

  这个时候,崇祯的心里提痛快的,这个元峥虽然是从战场上两人认识的。

  却也能够看得出来,他是一个知进退的人。

  这样的臣子,总是能够让皇帝放心的。

  有能力,知进退,不逾越!

  这就很好了,崇祯也不想自己有一天跟这个力挽狂澜的宰相作对。

  当天晚上,整个京城又是夜不禁,全城张灯结彩。

  皇宫里面,崇祯大宴群臣,为宰相接风。

  第二天元峥上朝的时候,听着一件件奏报,心里暗暗比较。

  这些日子里,他不在京师,朝廷的运作,回归到了以前的样子。

  各地报上来的奏折,由各部分理后,再报到内阁。

  内阁理出一个处理意见出来。

  再上报到皇帝面前,像崇祯这种勤快的皇帝,每个奏折都要看上一眼,批复一下。

  遇到懒一些的皇帝,可以完全不管。

  内阁大臣们也就按照自己议定下来的条理去办理就是了。

  这实际上已经有了后世办公的影子。

  元峥在这个时代来了,他最终的目的就是把皇权架空,把这种办公模式固定下来。

  现在他派人去请的三个人已经到了京城不少时间了。

  元峥从皇宫出来,刚刚回到府上,就派人把住那三个人请来。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三个人在京城这段时间里,已经跟元峥通过不少次的信件了。

  他们对互相之间的思想都有了一些了解。

  元峥这次回京,也是想要把这三个人安排进入朝廷的。

  现在他还是想要先看看这三个人。

  顾炎武这个时候三十二岁,正是壮年。

  他见到元峥先先礼,说道:“见过宰相大人!”

  元峥微笑着说道:“亭林先生不用多礼,请坐!”

  顾炎武对着元峥说道:“宰相大人,只花了一年时间,如梨廷扫穴。就把为祸中原的几大寇剿灭了。

  如今又派出大军,沿途清剿山贼、土匪,实在是我大明朝柱石啊!”

  元峥微笑着接受了这个马屁,能够得到这种时代巨人的亲口称赞,元峥也是非常高兴的。

  他笑着对顾炎武说道:“亭林先生,今天我还请了两个人一起来的。”

  正说着,外面已经把黄宗羲和王夫之请了进来。

  四人分宾主坐下,元峥直接了当地说道:“现在是一**五年三月,一年前的今天,京城里面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朝廷众臣无以为计,差点害得皇上蒙尘。

  后金鞑子也差点再次入关。

  这样的事情,本相是不想让它再次发生的了。

  因此召集三位前来,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