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一夫当关,元峥的表演!_沙漠佣兵之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3章 一夫当关,元峥的表演!

第(2/3)页

手下的大臣们了。

  他们还都沉浸在庆祝大败闯王的欢乐当中。

  每个人都在想着什么时候就要进入京城,各家有那些人材可以送给皇上使用。

  有美人的当然要送美人了,没有美人的,也可以去找些美人来的。

  这回崇祯逃出京城前,可是把自己的皇后、妃子全都杀光了的。

  三宫六院这可是九个好位置了。

  更别说皇后这个母仪天下的正宫娘娘位置。

  这些人都在考虑着怎么把家里的那些女人送上皇帝床头的时候。

  突然听到来报说:鞑子已经入了城,就在城北。

  这宛如人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一桶冰火浇下来。

  把所有热火念头一下子全浇缩回去了。

  这些士族们到底是土著,他们立刻起了心,动了念头。

  纷纷告辞,当着皇帝的面,慷慨激昂地说着:要回去召集家中子侄,为保卫山海关,保卫皇上,保卫家乡流尽最后一滴血。

  崇祯皇帝终于在这里见到了跟京城不一样的地方。

  至少这些士族,比京城里面的那些百官们,在这个时候的表现要激昂得多。

  当初闯王攻城的时候,整个京城百官,可是无一人献计献策的了。

  更加不用说当面表态要跟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样的豪言壮语。

  崇祯激动地让王承恩代表自己,给这些人挨个斟酒。

  崇祯亲自祝道:“众爱卿!满饮此杯,努力向前,朕就在这里等候侍音!”

  山海关的士族们走了后,院子里面只剩下这些天闻讯跑来的几十个官员。

  他们现在面面相觑:好不容易从京城逃出去,抱皇帝的大腿。

  没有想到,好日子才有盼头的时候。

  竟然有鞑子!

  鞑子可是比闯王还要怨恨的人物啊!

  崇祯见到这些官员,又跟京城时候一样,个个双股颤颤,脸色发白。

  还不如自己镇静,不由得叹息一声:“众卿也散了吧!”

  自己掩面就想回到后院里面去听天由命了。

  阶下一个文官说道:“宰相呢?

  他奉皇命镇守山海关,竟然让鞑子潜入城北,罪不容诛,请皇上下旨。

  提拿元峥,明正典型,以敬效尤!”

  崇祯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说话道:“快!快召宰相前来护驾!”

  立刻就有人出去传旨!

  不到一柱香的功夫,传旨的人就回来了:“禀陛下!宰相正在城北死战,无法回来护驾。”

  刚刚请命斩了元峥的文官边宏才,这个时候立刻又站出来:“皇上!宰相竟然不接旨,不护驾!

  臣请旨:捉拿罪臣元峥!”

  阶下众臣当中,立刻有三人出列:“臣等同请!”

  崇祯虽然昏庸,这个时候却还是能够分得清的。

  他心里害怕之极,却不能不在这些臣子面前做出一副镇定的样子:

  “宰相正在前方御敌,不奉诏也是情有可原。”

  边宏才继续说道:“陛下!元峥这是目无尊上,眼中无君,心中没有皇上啊!

  否则怎么会连护驾也不回来。

  这山海关怎么能够跟皇上相比。

  就算是这山海关让与鞑子,只要皇上还在,这天下还在啊!”

  崇祯想了想:“这话有理!京城在闯王手里,自己在这山海关。

  天下还是自己的。

  天下不是自己,自己才是天下!”

  “爱卿说得好!天下即朕,朕即天下!

  派人再传旨,招元峥护驾!”

  崇祯这道旨意一下,阶下的几十个臣子中间。

  有人眉头皱了起来!

  边宏才,后部尚书张缙严门生,现在是只是一个小小的门中郎。

  这次竟然一心一意要把元峥置于死地。

  从刚才传旨回来的人说出来的情况来看:元峥应该是在城北组织抵抗。

  这么长的时间了,城内还没有鞑子乱窜的消息。

  说明城北形势稳定,鞑子很有可能冲不进来。

  想到这里,就有大臣站出来了:“皇上!不可此时召回宰相。

  召集宰相正在城北组织抵抗,若是任其在城北抵抗,这山海关还有可能在我们这方。

  若是强召宰相回来,城北无人抵敌。

  这山海关定会落入鞑子手里。

  我等如今若是丢了山海关,再也容身之所!”

  崇祯一下子又犹豫起来。

  边宏才眼见着崇祯就要下旨了,一下子又被拦下来。

  立刻急了:“当今天下,四海升平,皇上大可现在出了山海关,回归京城!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是皇上。”

  吏部中丞姜志明怒道:“你这奸臣,明明是降臣张缙严的门生,一心想要把山海关献去鞑子,好救出张缙严去。

  偏偏在这里劝说皇上召回宰相。

  宰相若是现在弃守城北,这山海关就是丢给鞑子了。

  事后追究,必不免一死!

  宰相如今正是我大明朝中流砥柱,岂能容你这等小人暗害了?

  皇上三思啊!宰相前日能够以五万破闯贼二十万精兵。

  今天必定能够把鞑子赶出城去。

  当日京城城破,宰相都能够护送皇上千里巡幸到山海关来。

  今天就算是事有不逮,宰相也一定能够回来护送皇上的。”

  崇祯问道:“出了这山海关,朕还能够去什么地方?”

  姜志明立刻说道:“刚刚边宏才这小人让皇上现在就回京城,这不是请君入瓮吗?

  京城如今还在闯贼手里,张缙严倒是闯贼座上宾,这边宏才想必也是的。

  毕竟正阳门可是他的教师亲手打开,送与闯贼的。”

  他这话就有些狠了,亲手打开城门,迎进闯贼的人。

  害得崇祯跑了千里之遥,崇祯心里立刻想起来这一路的辛苦。

  特别是想起了自己亲手杀死的那些亲人。

  眼里的凶光立刻发出来:“你真是想要让朕回到京城去吗?”

  边宏才跪下来:“皇上!给臣三千兵马,臣定能够护送皇上安全回京。

  夺下京城,请皇上进入!”

  他这话一出,整个院子里面落针可闻。

  崇祯现在已经不是当初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时候的嫩头青了。

  他对现在的时局还是有些判断的,知道当前无论什么人都不可能只带三千兵马就能够把闯贼杀出京城的。

  这边宏才明显是认为自己低能儿,想要骗自己的啊!

  崇祯气得眼睛都红了:“你这贼子,胆敢欺君!

  闯贼势大,岂是三千兵马能够剿灭的,真当朕是三岁小孩子。

  那么容易骗的吗?”

  边宏才跪在地上,奋力磕头:“陛下!臣字字忠言,满腔忠心啦!”

  姜志明突然说道:“陛下,能够率领三千兵马轻取京城的人,相信一定是上阵提得刀,下马管得民的。

  如今城北激战正烈,不如派边大人出城斩杀几个鞑子回来。

  先证明一下边大人的勇猛!”

  崇祯眼睛一亮:“这个主意要得!”

  立刻下旨:“来呀!给边大人备马!”

  姜志明笑嘻嘻地问道:“边大人要用什么兵器呀?

  阵前投敌可是要诛九族的。”

  边宏长浑身颤抖,脸色发白:“臣……臣……,臣只是文官,胸有百万兵,却不是臣亲自上阵的。

  皇上,臣是文官啦!”

  他终于反应过来。

  崇祯冷冷地看着他:“让他去城北,交给宰相。”

  这个时候,刚才站出来支持边宏才的几个人,悄悄又缩了回去。

  崇祯像是没有看见一样,把这几个大臣忽略过去。

  元峥率领一百骑兵守在城外,城门位置正在清理。

  也有士兵正在加紧更换吊桥绞索的时候。

  崇祯派出来的使者第二次来了。

  随同一起来的还有边宏才这个浑身发抖的官员。

  边宏才看着城门位置,马蹄踏下,血花溅上衣襟。

  地上堆起的半截身体有一人来高。

  这些尸体脑袋后面都拖着一条小小的老鼠尾巴。

  原本就一直在发抖的身体,更加害怕。

  元峥从使者口中知道了崇祯的意思。

  立刻命令道:“来人!护着边大人,我们一起追上去。”

  原本站在城内的三千骑兵立刻冲了出来。

  不一会儿就在城外排列起来。

  元峥指着边宏才说道:“刚刚我们在城北激战的时候,就是他请陛下下旨,让本相回去护驾。

  本相在这里难道不是在护驾吗?

  第一次不成,他又请陛下第二次下旨。

  竟然说给他三千兵马,他能够带着这三千兵马攻入京城。

  现在我们就陪着他到鞑子军营里面去冲杀一阵。

  看看他到底有多大能耐!”

  边宏才早就慌了,大声喊了起来:“宰相饶命啊!

  微臣只是胸中有滔略,手上却无半点力量啊!

  小人只有诸蔼武候的本事。

  却无张飞的蛮力啊!”

  元峥怒了,这个人,死到临头也不会改口的了。

  若是想要让他验证,就会白送他三千兵马,怎么他都不会亏了。

  元峥冷笑道:“皇上有命,让你到战场上去亲手砍杀鞑子。

  本相一直唯皇命是从。

  现在你挑好兵刃吧!

  等到这城门关上,我们就出发。”

  边宏才坚持道:“微臣只有武候的本事,却无蛮力的。

  这上阵杀敌,是你们这些武夫的事情。

  稳坐帏幕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才是微臣的本职。”

  元峥冷笑着:“老子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才,是骡子是马牵出去溜溜就知道了。”

  城墙之上的左左、右右在元峥召集三千骑兵出城的时候,也从城墙上面下来。

  元峥没有吩咐,罗斯也已经接管了整个山海关的城防。

  在元峥出城的时间里面,山海关的防御就要由她负责了。

  元峥派出的传令兵,跟崇祯的使者一起回城复命。

  崇祯表面平静地高高在上的坐着,等着前方传回来的消息。

  终于等到自己派到城北去的使者回来。

  不用他问,使者立刻禀上来:“禀陛下!宰相在城北杀死鞑子上千。

  如今鞑子已经退走,城门处鞑子尸体堆成了山。

  宰相正在派人清理城门洞,准备关闭城门。

  收到陛下圣旨后,宰相准备跟着边大人追上去跟鞑子再战一场。”

  这下子崇祯和阶下这些等候消息的大臣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元峥这样勇猛,看来山海关暂时是安全的了。

  台阶下的群臣这个时候,全都上前大礼参拜:“恭喜皇上!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任人唯贤。

  鞑子闻风而逃!”

  崇祯听着下面这些大臣的马屁,心头感觉舒服得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