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饥渴营销方式_大唐:匪婿当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章 饥渴营销方式

第(1/3)页

  当然,李佑相信只要利益足够,飞虎寨会有很多人跟他走,但为了利益跟他走的人,有一天,肯定还会为了利益背叛他。

  李佑的话落入柔嘉耳朵中,柔嘉一脸黑线,自己这个夫君啥都好,就是吹牛的毛病改不了,这一动嘴就是百万贯……

  扔下还在算账的李佑,柔嘉掩面而走。

  狄知逊跟着贾力回了刺史府,厚着脸皮又向贾敦颐借了五百贯钱,然后开始在洛阳城中扫货,一时间洛阳纸贵。

  二十万张四尺纸,放在后世的造纸厂,可能没人会正眼瞧一下。但放在大唐,一家造纸作坊,一年也不一定做出这么多张四尺纸来。

  对狄知逊再度借钱,贾敦颐有些好奇,等狄知逊走后,贾敦颐开口问贾力,贾力便将李佑准备印十万册《三字经》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讲给贾敦颐听。

  贾敦颐听后,顿时来了兴致。

  身为刺史,推行文治教化是贾敦颐当仁不让的责任。

  作为一名大唐帝国的高级官吏,贾敦颐清楚李世民大力推广科举,启用寒门士子和庶人的心思,但问题是大唐的书籍,几乎都被门阀、世家、贵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和庶人根本没有办法获得书籍,他们想获得书籍的途径只有一个——抄书!

  对,你没看错,就是抄书,自汉以降,虽然蔡伦发明了纸张,但书籍都是以抄写为主。

  寒门士子和庶人需要厚着脸皮、低三下四地到门阀、世家、贵族家中求一本书,然后自己准备纸笔,一笔一划的抄写。

  这不是胡说八道,有史料为证。

  汉灵帝年间,为了打破知识垄断,汉灵帝下旨,将《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刻成46块石碑,每碑高三米、宽一米,容字5000,前后历时八年才完成。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熹平石经”。

  石碑刻成之后,立于太学门前,“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辆),填塞街陌”。

  七年后,董卓率兵攻占洛阳,熹平石经第一时间被毁,至于被谁毁的,历史上一直成谜。

  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董卓带的士兵会去为难一堆石头吗?他们进城的目标不应该是抢钱、抢粮、抢女人吗?

  根据阴谋论,谁获益最大,谁就是幕后黑手!熹平石经被毁谁的获益最大?自然是那些垄断书籍的门阀、世家、贵族,熹平石经毁了,知识就不会向下传播,门阀、世家、贵族就能高居官位。

  如果抄书抄对了,也就算了,但门阀士族放出来的书,很多是“抄错”的书籍,这也是历史上很多著作有多个版本的原因。

  比如我们今天所读的李白诗词《将进酒》,在敦煌出土的手抄本中,名字是《惜罇空》,诗中“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天生吾徒有俊才”,诗中“古来圣贤皆寂寞”是“古来圣贤皆死尽”。

  这里不是考究谁对谁错,就是想说抄书这事,有多不靠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