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二次革命失败_异时空之中华崛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二次革命失败

第(1/3)页

  1913年的中国除了北方四省,其余各地都不太平,由于各派势力之间的争斗,互不让步,同盟会各派领袖,被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排挤出权利中心,于是纷纷在报上指责袁世凯独裁。。

  而掌握政权的袁世凯,也在报纸上发文指责,同盟会各领袖争权夺利。

  一时间南北双方舆论,谣言四起。

  民众是瞠目结舌,应接不暇。

  一时间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乱做一团。

  随着袁世凯明里暗里,布置好后,便露出了他狰狞的面目。

  1913年6月,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下令,将国民党江西督军李烈钧、安徽督军柏文蔚、广东督军胡汉民等免职,江西督军李烈钧遂宣布江西独立,并积极调兵备战。

  1913年7月12日,在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下,被免职的李烈钧在孙医生指示下,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

  1913年7月14南京,组织讨袁,宣布江苏独立。推举江苏都督程德全为南军司令,但程弃职,逃遁上海。随后安徽柏文蔚、上海陈其美、湖南谭延闿、福建许崇智和孙道仁、四川熊克武亦宣布独立。浙江,云南宣布中立。

  7月18日,陈炯明响应孙医生号召宣布“广东独立”。

  1913年7月22日,江苏讨袁军在徐州地区与冯国璋北洋第二军和张勋武卫前军会战失利,退南京。

  7月22日至28日,上海讨袁军屡攻江南制造局未克。指挥部被上海租界当局解散。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宁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

  8月11日,何海鸣率南京第八师部分下级军官及士兵重新举旗讨袁,宣布恢复独立,2000多名士兵们与北洋军展开血战。

  1913年8月13日,拥袁桂军龙济光部攻占广州。1913年占领南昌。

  9月1日,张勋武卫前军攻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独立。孙医生、黄兴、陈其美等被通缉,相继逃亡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国民党联合资产阶级,并且没有兵权。政治基础不牢,武装力量薄弱,亦二次革命失败原因之一。

  二次革命”的领导者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仓促上阵的讨袁军,缺乏战略计划和统一指挥,缺乏战略协同,他们冷冷清清,孤军奋战,甚至连多数国民党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

  此外,亦有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后全国民主气氛浓厚,宋教仁案仍有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的可能,国民党急于讨回公道而诉诸武力,摧毁了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代议制政体,成为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开端。

  在江西和南京的战事结束后,“二次革命”也就基本差不多了。在上海,尽管陈其美已经宣布独立,并屡次进攻制造局,但终究因为不是正规军而一再遭到失败。等到袁世凯用军舰将大批的北洋军赶来后,上海的讨袁军也就风吹云散,完全瓦解。

  安徽的独立,从一开始就是“假独立”。柏文蔚虽然是名义上的安徽讨袁军总司令,但军队实际上被师长胡万泰和民政长孙多森所控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