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火炮奇袭_辉煌万历:我在大明搞改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5章 火炮奇袭

第(1/3)页

恒河东岸,

“报告,天竺突然组织了大量士兵突出了阵地,正在朝我们袭来!”

杨博这才刚合眼就被亲卫们给叫了起来。

“什么?”

拿起千里镜一看,果然如此,河上已经多了不少的木制梯子,正有数千人朝着河对岸爬来。

“怎么回事?他这样不就是送死吗?不对劲,很不对劲!”

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到一个原因,“传令炮兵,五个阵地齐射,在他们到达河中间再开炮!”

“是!”

传令兵一点都不敢耽搁,转身赶忙传令去了。

“杨将军,你说有没有可能他们是已经快要没有火炮了?才如此鲁莽地让士兵来送死?”

就在杨博暗子观察之际,一个谋士凑上前来。

杨博听后,眉头紧皱。他放下千里镜,沉思片刻,然后摇了摇头。

“不太可能。”杨博沉声说道,“莫卧多王朝虽然火炮数量不如我们,但他们也明白,让士兵白白送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他们的士兵也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这说明他们的指挥官并不是那种会轻易放弃的人。”

“那他们这是为何?”谋士不解地问道。

杨博再次拿起千里镜,仔细观察着对岸的情况。他发现,这些冲出来的莫卧多士兵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携带盾牌和武器,而是每人都拿着一些奇怪的物件。

“难道是......”杨博心中突然灵光一闪,“他们要破坏我们的火炮阵地!”

想到这里,杨博立刻下令:“传令炮兵,立刻停止射击,让他们过河!”

“什么?将军,这样岂不是放虎归山?”谋士惊讶地问道。

“不,这是他们的计策。”杨博沉声说道,“他们想要破坏我们的火炮阵地,如果我们现在开炮,不仅会伤害到自己的士兵,还会让他们有机会破坏阵地。所以,我们必须让他们过河,然后在近战中消灭他们!”

谋士听后,点了点头,明白了杨博的意图。他立刻转身去传达命令。

不久之后,莫卧多的士兵们顺利地过了河,但他们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发动攻击,而是分散开来,直接朝着火炮阵地冲去。

杨博见状,立刻下令:“全军出击,消灭这些敌人!”

在树林中,明军借着数倍的人数轻易就消灭了所有潜入进来的天竺士兵。

...

天竺西岸,

“辛先生,这就是你的计策?依我来看,对方可是没有要开火的意思啊?本王的数千士兵难不成就如此轻易地死了?”

瞧着对面半天都没有动静,阿克巴还是有些不满了。

辛先生倒是显得非常平静,他示意阿克巴稍安勿躁,然后拿出千里镜仔细盯着对岸观望。

“陛下,请稍安勿躁。”辛先生安抚道,“您别忘了,大明军队可是凭借火炮才与我们打平的。

现在他们的火炮半天都没开一炮,说明他们是害怕伤害到自己的人才。

而且,您瞧瞧对岸,那些明军可是毫无顾忌地杀入咱们的人群中,以他们的数量,要消灭咱们这名将士并不难,可他们却没有动手,说明他们在等咱们动手,想要利用咱们消灭更多的敌人。”

阿克巴听后,也拿过千里镜仔细观望了起来。

果然,对岸的明军并没有刻意阻拦他们攻打火炮阵地,反而在利用他们引诱埋伏在树林中的明军。只要杀入阵地,就可以破坏火炮,转瞬之间就可以将多个火炮阵地破坏。

但风险与利益永远是共存的,要破坏火炮,自然就要冒着被消灭的风险。

“陛下,现在咱们已经没有了别的办法。”辛先生压低了声音说道,“不如就按照我的计策,挑选勇敢的士兵,组成敢死队,等夜色笼罩河面之时,冲往对岸,破坏火炮!”

阿克巴紧皱着眉头,他知道辛先生的话不无道理,但让勇敢的士兵去送死,还是让他非常难过。

“辛先生,必须要这样吗?”阿克巴低声问道。

辛先生点了点头,坚定地说道:“陛下,这是唯一的办法。只要破坏了他们的火炮,咱们就有机会反败为胜。”

阿克巴听后,长叹一声,点了点头。他明白,现在除了这个办法,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好吧,就按照你的计策去办吧。”阿克巴做出了决定,“再选一批士兵,组成敢死队!”

辛先生听后,立马就带着虎符出去了。

夜幕降临,

杨博站在河边,借着月光远远地观察着对岸的情况。他发现,对岸的敌人似乎并没有发动攻击的意思,而是静静地待在原地。

“奇怪,他们这是在等什么吗?”杨博心中疑惑不已。他转身对身后的谋士说道:“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加强警戒,防止敌人发动偷袭。”

就在此时,一名探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启禀将军,天竺士兵正在组织敢死队,准备趁着夜色发动偷袭!”

杨博听后,眉头紧皱。他立刻下令:“传令炮兵,准备好火炮,一旦发现敌军敢死队就立刻开炮!”

“是!”传令兵不敢耽搁,转身就去传令了。

杨博又下令:“全军戒备,防止敌军敢死队偷袭!”

随着夜色越来越浓,河面上的能见度也越来越低。突然之间,数百名天竺士兵借着夜色的掩护,成功地冲过了河面,朝着岸边冲来。

“开炮!”杨博见状,立刻下令。

顿时之间,大明军队的火炮齐齐开火,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