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迎接专家团_回到乡村搞产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3章 迎接专家团

第(3/3)页

气候和土壤肥力离不开关系,这块沙地的肥力应该很强。”  

                杨振宇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继续和两个研究生聊,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撬了撬土,刨出几个洋芋来,“你们看,现在还不是洋芋成熟的时间,地里的洋芋已经这么大了,估计也可能是和这块土的肥力有关。”  

                研究生点了点头,“杨主任,我们把土壤标本拿回去检测之后,就知道这块土的肥力了。”  

                杨振宇笑着道:“辛苦你们了。”  

                两研究生微笑道:“这是我们的工作,应该的。”  

                张明康那边带着考察团参观了村里的酒厂、李子种植以及正在动工建造的洋芋粉厂,这些产业都是拿给县里领导看的。  

                林平教授看重的是农户家里养殖的两头乌。  

                林平好奇道:“张支书,你们村都养这种猪吗?”  

                张明康实事求是地说:“暂时是试养阶段,如果试样成功之后,才会大规模引进。  

                刚刚我们路过的那块空地就是规划出来的养殖场。”  

                林平点了点头,“两头乌属于江浙一带的品种,虽然川渝大部分地区和江浙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区,但是由于地势等原因,气温和降水量是有很大区别的。  

                气候条件对两头乌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这也是我们这一代没有人大量养殖两头乌的重要原因。  

                你们村的想法很大胆啊,不过考虑事情很全面,没有冒然行事,先引进一批进行试养,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张明康听不太懂林平的话,他只知道林平说的是赞扬的话,笑着道,“实际上这些都是杨主任在负责。”  

                “杨主任?”,林平道,“是刚刚和你一起来的那个年轻人吗?”  

                农业局的领导插话道:“就是他,林教授,这个杨振宇在县里面的名气很高。”  

                林平笑着道:“我现在很想和这位小兄弟好好聊聊。”  

                张明康微笑道:“林教授,我打电话让他过来。”  

                立马给杨振宇去了电话,杨振宇得知林平教授想见他,满心欢喜,这是一个说服西农专家团绝佳的机会。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