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有人唱反调_回到乡村搞产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有人唱反调

第(1/3)页

“苞谷我有,杨主任,我想入股。”  

                “张支书,我也想入股。”  

                “什么时候开始搞啊?”  

                “杨主任,我这个外村媳妇儿可以入股不?”  

                村民们激情燃了起来。  

                听完杨振宇的解释之后,村民们想的是,投一点试试水,  买个运气,反正也不需要他们管,万一赚钱了,坐在家里什么等着分钱就行。  

                张支书道:“很感谢各位对村委工作的支持,也感谢大家对杨家湾发展的支持。  

                杨家湾村穷了几辈人了,从前些年种上李子之后,大伙儿的生活才有好转,  我相信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努力干,一定还有更好的日子等着我们。  

                杨主任刚开始给我谈这个事情的时候,  我觉得很荒谬,为什么要把我私人的酒厂拿给集体所有?  

                说句心里话,我每年靠着这个酒厂的收入,一家人还算过的舒适,我没必要跟着去冒这个险。  

                但是后来我想通了,在座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不喜欢钱的吧?包括我。”  

                “哈哈哈,张支书这话说的实际,谁不喜欢钱呢?”  

                “越多越好。”  

                “只有不够花的,巴不得国家多给我们贫困户发一点。”  

                张明康道:“对,就是因为这种乞讨性的思维阻碍了大家的创造力,贫困有主观和可观因素,国家这些年投入那么多人力财力试图改变这些制约农村发展的客观因素,  我们是不是也该顺着大势自己努力一把?  

                是,生在这个国家,  我们感到很荣幸,即便再贫穷,也饿不死人,  但是大伙儿摸着胸口想一下,  你们只想过着饿不死的生活吗?  

                那样的日子,我们的父辈祖辈过了,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那样的日子不好过啊。  

                开公司是杨家湾村一次大胆的尝试,如果大伙儿对我们村委有信心,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有信心,就放手搏一搏,说不定单车就能变摩托。”  

                几个大爷听完张明康的动员,眼眶泛红,他们最清楚那些年苦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他们努力在地里刨种,就是希望自己的后辈们能够走出这个穷山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