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第十七章 郢纪南城_魏晋风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部 第十七章 郢纪南城

第(1/3)页

上部  第十七章    郢纪南城

纪南城虽然经过屠城,但几百年过去,又近富庶荆州,早已看不到往昔废都的踪影,只有那矗立在氤氲中的楚城墙垣,还述说着曾经存在的辉煌,可那只曾经不可一世的九头凤鸟却再也飞不起来。

              桓伊等人进了城,边让车夫去打听这里有无一家熊姓的修墓人。

              熊姓,源于芈姓熊氏,楚贵族姓氏,相传为祝融后代。楚被秦灭后,王族芈姓几乎被斩杀殆尽,不得已许多人改芈姓熊。楚国百姓为了纪念自己的国家,也纷纷改姓熊,把原本是楚国王族隐秘其中,让秦国的官兵无法从姓氏上分辨哪些是平民哪些是王族。魏晋之后,楚人更是聚居于荆襄一带。所以纪南城中也有很多姓熊的。车夫回禀,问了一圈下来,熊姓人家倒是不少,可都说不是修墓的。

              张骁挑开窗帘往外看着,嘴里嘟囔着:“肯定找不到啊。有谁会说自己祖上是给楚王修墓啊,这早被当年秦军拉出去砍头了。就算侥幸活下来的,也会被逼着去挖祖坟盗宝。”话虽啰嗦点,但却是言之有理。连年战乱,又曾是亡国之民,隐姓埋名才是常理。

              于是桓伊改变了问询方式,派一个车夫去打听有没有卖纸马冥寿的店铺,店主肯定会顺带介绍些修墓之人。另一个车夫去打听哪里有碑刻的匠人师傅,建墓肯定要刻碑,这其中也许有当年熊家后人。

                这么一来就简单容易多了,不多时,两个车夫先后都回来了。一个说在城西有一条街都是冥寿店,因为这里死过很多人,曾被认为不祥之地,却恰恰促成了凶业的发展,不知哪个年代起,这里卖冥寿用品的店铺作坊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不小的规模,别说荆襄九郡一带的商家,就连更南边的地方都来此进货商买。

                  魏晋流行碑刻,各地刻碑的工匠作坊都不在少数,这里又靠近纪山,取材容易石头也多,按理说刻碑也应该和冥寿店一样,有个集散之地。另一个车夫带来的消息却说,纪南一带的碑刻都出自于一个叫能無寺的寺院,并无他家。于是三人商议了一下,找个地方先用了午饭,下午先去冥寿街,再去能無寺。              白天又给韩悦喂了两次热羊奶,还特地放了蜂蜜,张骁还学着之前梦子的法子,让厨房用瘦肉、当归、大枣、参片、鸡汤煲了粥,一点点喂给韩悦。到了傍晚时分,韩悦的脸色终于恢复许多了,也有了一些气力。张骁对自己的精心照顾甚是满意,他一下子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开始学着照顾别人了。以前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杀人流血的惨事,弱肉强食、你争我夺是西北人的一贯作风,为了生存。而这次,第一次看到竟然血可以救人,而且还是救一个不怎么熟络的人。

              房门被推开,桓伊进来了,这一觉他睡的可不短,张骁刚要跟他邀功,看到他后门跟着一个酒保,还提着两个大食箪。一会桌上就摆了七八样好菜。张骁说:“这么多好吃的,荆襄九楼的盘子,你叫的?”桓伊又恢复了之前对他那种不咸不淡的表情,没理他。

            韩悦靠着床头问:“没酒么?”

            桓伊说:“禁酒一个月!”张骁冲韩悦吐吐舌头,韩悦对他苦笑了一下。一个月禁酒,对韩悦岂非等同坐牢。桓伊给韩悦披了件夹衣,扶他慢慢走到桌旁坐下,三人终于可以踏实吃顿正常饭了。

              张骁边啃着一个鸭腿,边嘟囔:“洛大哥,你的血真神了,可以救命啊。那岂不是得到你,就可以长生不老,起死回生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桓伊听了这话脸色一沉,对张骁说:“你记住,此事,万不可对他人讲,包括你至亲之人。否则绝不饶你。”张骁立刻不住的点头,一口菜差点噎到。

                前文有提到,在曹冲墓,韩悦舍身破了金光咒,又用血衣困了两具尸魂。他的血确是不同常人。而这换血术是原理并不复杂,就是用功力把好的血逼近病人体内,只不过难得遇到血液至纯之人。后来据说几百年后的唐朝末年的五代十国,出了一位尸祖侯氏,造出一种可以净化血液的器物,让普通的血得到净化后也可救人,只不过功效和天然之血还是差了许多,但也非常神奇了。

                “可一个人的血再好也是有限的,每用一次伤害极大。世人都道洛川君随性不羁,孤傲高冷,爱美胜己,谁能知道他会不顾性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险救人,还不愿与人知晓。难道只是因为那个姓掌的和姓王的?”桓伊想到此,不禁泛起一阵莫名的嫉妒,就算自己遇险了,他也不希望韩悦舍身救自己,更何况是旁人。想到此,桓伊不禁又叨叨起来:“你答应过的,不再以身犯险的,再一再二,定有再三再四,你有多少血可以用?”韩悦慢慢地抬起头,眼睛里又露出上次那种柔和的目光看着他,看得桓伊说不下去了。张骁感觉此刻自己有点多余。

                吃罢饭,韩悦说:“下棋,如何?”张骁正愁没事干,连说好啊好啊。三人围坐在一起,时不时传来张骁失手的惊呼,一会又因为吃掉一两字而开心地笑声。看到张骁孩子般的样子,韩悦也时不时露出一抹微笑。桓伊则在旁边一会细心地照顾着韩悦,一会又训斥张骁小点声。此刻的时光如此静好,像一家人一样。人心一直都是平和的,只是生在了这个动荡的年代。

  

第二天,桓伊让张骁留在客栈照顾韩悦,自己去凿齿先生府上继续研究鸟虫篆。不一会,店小二端了个炭盆进来,说是那位公子离开时吩咐的,说公子们怕冷。

                下午时分,桓伊回来,手提了两个大包袱,里面是三身镶了银鼠毛的锦缎棉衣,做工考究,质地厚实,一看就是出自有名的大店手艺。桓伊边把手放在炭炉旁搓着,边说:“找了好几家,也没看到裘氅,只能将就了。”张骁抽出一件土黄色的,拿着衣服对着镜子比划着,说:“下次我让人寄两件上好的紫貂大衣给你们。”

                桓伊又不知从哪儿变出一个精巧的铜手炉,从炭盆里夹了一块小炭,放在里面,又套了布套,递给坐在床上的韩悦,让他捂手。韩悦也不出声,任凭他照顾自己。

              张骁忽地嚷到:“看下雪了。”果然,窗外飘起了星星点点的雪花。张骁推开窗,深吸了一大口凉气,毕竟是入冬见到的第一场雪,甚至还称不上雪,可依旧让人兴奋不已,街上的行人也都纷纷仰起头,不想错过这凉凉的感觉在脸上。

              “叔子大哥,你这棉衣买的及时啊。”

              桓伊说:“午后看天阴了,湿气也重了,猜想可能会变天。”原来桓伊下午就出来去买棉衣了,肯定跑了好几家才买到合适的。

              “那我们晚上吃火锅好不好,炭炉的那种。”张骁扭头期待地看着韩悦。

                “好!雪中围炉。”韩悦既然发话了,那桓伊肯定会同意的。可惜荆州没有塞北的羔羊,不能涮着吃。好在这里有黑山羊焖锅,大砂锅坐在炭炉上咕嘟嘟地煨着,一样可以涮菜炖米豆腐。连店小二都觉得这三位贵公子好会吃。黄酒暖上,张骁和桓伊举杯对饮,韩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韩悦问:“今日有发现?”桓伊点点头,起身从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