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七章:放赈
第(3/3)页
是力排众议,定下了这个规矩,分出军中的一半粮食,放赈给饥民。”
李自敬稍稍向他侧身,听罢也是微微动容。
本来还想着,这放赈之事免了算球,听起此事,李自敬心中也是明白了顾君恩的言外之意。
当初李自成状况比自己困难得多,周边尽是强敌,尚且维持放赈,给饥民活路。
如今的情况再难,岂又难于创业初期?
李自敬微微考虑,忽然想到一个方法。
前营来到襄阳,更像是漂浮而来,所有人都没觉得会在襄阳久留,如果想扎根此地,就需要有家有户。
有家有户的前提,便是有田有屋。
何不借着此次放赈之机,开垦荒地,于襄阳府周边安全的地方屯田,为百姓建造房屋农舍,恢复生产。
放赈已经坚持两年,看来这最后一年也是势在必行了。
李自成微微搓手,眼眸之中,精光闪动,众人见他半晌没有回应,也是议论纷纷,在下出谋划策。
“放赈不可轻易废止,还是如期举行吧!”
“放屁!军中粮食本就不多,都给了灾民,你叫众弟兄拿什么吃食?”
“这位兄弟说的不错,如今天下,灾民成千上万,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李自敬听着众人的讨论,发现无非就是两个意见。
支持放赈的,和顾君恩的想法一样,大顺旗帜之所以能号召力如此之强,正因为其是人民百姓的队伍。
如果说话不算话,招牌臭了,以后就做不到动辄众至百万,人心归附这种优势了。
可以刘体纯为主,那些不支持放赈的将领,也都是有根有据。
军中粮食不多,郧阳明军又在均州大张旗鼓,府内风声鹤唳,这个时候放赈,不是白给高斗枢寻找破绽,攻打襄阳的机会吗。
李自敬思虑许久,缓声提出了一个与众人完全不同的想法。
“放赈之事,倒也不是非止不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放赈,不若下发给饥民种籽和土地,许其耕种。”
“至于耕于何处,取谁家之地充公,为民所用,这还需要各位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说着,李自敬环视众人。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