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同仁堂_反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同仁堂

第(1/3)页

  襄阳城中最大的药铺,便是乐氏同仁堂了。

  乐氏同仁堂,在朱棣定都北京时随而入京设立总铺,在接下来的二百余年内,分铺遍布全国上下两京一十三省。

  不能说每个州城、县城都有,但每一个府的府治所在,几乎都存在乐氏的同仁堂分铺。

  襄阳作为南北转运的重镇,乐氏宗族更是在此地驻有家族重要人物,以管控南北各分铺的行动。

  乐氏设在襄阳城内的分铺不止一家,其中最大的,自然位于最为繁华的北街,就设在襄阳府治的对面。

  吴兆胜得了李自敬的命令,随即在营中点了二十名顺军士卒,一路询问,来到位于北街的乐氏襄阳总铺。

  乐氏同仁堂在医药界的威望极高,相当于城中内外各药铺、郎中的领头羊。

  吴兆胜知道,若想尽快起到震慑全城无良药铺的效果,就要从他们的领头羊下手。

  乐氏同仁堂,自然便是首选。

  繁华的北街陡然间出现众多急促的脚步声,昨日才入城的前营士卒,個个身着黑色箭衣,出现在街道上。

  很多人都是不知道,忽然出动如此多的兵丁是要干什么,但也发挥着吃瓜群众的本能,逐渐围观议论起来。

  吴兆胜停在药铺门前,抖了抖腰间挂着的雁翎刀,随即向后斜睨一眼,冷冷说道。

  “制将军的命令,都清楚了吗?”

  身后那些顺军士卒,纷纷应和。

  “清楚!”

  吴兆胜满意的哼了一声,这才抬头。

  药铺门口,除了一面字体苍劲有力,一看便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同仁堂”三个大字,另贴着一副对联。

  “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对联之上,牌匾之下,打着横批——“聚蓄百草”。

  看起来,倒是一副欲要医治世人疾苦的清高之意。

  只是吴兆胜心中明白,这些人,同那些谋财害命的无良商人,并无任何区别。

  在北京城的乐氏同仁堂总铺,早已经在清军入关的时候降清了,乐氏的家主也是最早一批剃发易服的商人财阀之一。

  作为天下医药行当的头面人物,乐氏家主的行为,自当是让天下商人争相效仿。

  毕竟明朝灭亡以后,在北方,大顺对待豪商财阀的态度,并不比对地主官绅要强多少。

  明朝廷灭亡,大顺也并未承担起与他们同流合污,坑害小民利益的平台角色。

  因而,这些既得利益者就要另找平台,多尔衮率领的清朝,入关后打着为崇祯复仇的幌子,双方一拍即合。

  这个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