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刘体纯
第(2/3)页
连通东北的新城湾,通过西北的官署集中区域。
李自敬选定的扎营地址,就在原本一处明军的军营基础上,位于新城湾之中。
走出营盘直走一百多步,便是襄阳城中最大的尼姑庵,名作静心庵。
乱世之中,兵祸匪掠数不胜数,便是壮年男子也难自保,尤其妇女更难保全,美貌如同祸水。
一些形单影只的女子为求自保,在没有办法之下,往往会选择削发为尼,退入尼姑庵避祸。
好在张献忠部在过襄阳时,对东北角落的静心庵退避三舍,明军由袁继咸总督,军纪尚可,也很少在此挑事。
对于佛事,许多人还是心怀有敬畏之心。
据说当年是名将邓愈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扩建襄阳城,在观察了地势和布局以后,选定于此设下一处军营。
这处数百年间曾作为明军屯驻之地的军营,三面环水易守难攻。
营地西侧建有桥梁,在营地内设置岗哨箭楼,可以观察前方整个官署区域,远望西北角落的夫人城。
过桥走两条街便可直达襄阳府治,一旦城中有变,驻扎于此的军队可以迅速通过桥梁,抵达官署区。
东侧自静心庵转向,向前一条街,便可直达东敖粮仓。
东敖粮仓是襄阳城内两处最大的粮仓之一,占地甚广,并且有明一代,设有专司文武官员备御。
在最为兴盛时,囤聚的粮食可以供养全城军民十年吃食。
后来崇祯十四年张献忠攻襄阳,东敖仓被西军搜掠殆尽,袁继咸因襄阳失守被革职查办,这处营地也遭废弃。
营地向北,视线可以掠过近在咫尺的东北角落新城湾,观察樊城关的警情。
李自敬回城后,查看了襄阳的布局图,当夜便选定此地为前营的营地。
走在营地中,李自敬身旁跟着吴兆胜,禀报进入襄阳以后,营地内的情况。
前营的将士们自从离开关中,在路上走了小半个月,总算是抵达襄阳睡了个安稳觉。
今日一大早,新城湾内便满是到处走动身着黑色箭衣的大顺士卒。
这些士卒各自外出,砍伐树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