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稳重
第(2/3)页
爬滚打出来的,这也和按部就班的训练有差别。
比起学习弓箭和骑射,现在李自敬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自从在潼关被便宜大哥李自成提升为前营制将军,李自敬就一直在琢磨,到底该怎么管好这支部队。
这可马虎不得,如此乱世,手中的兵马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钱,历经几次血战,李自敬更是对此尤其看重。
但话又说回来了,李自敬后世就只在高中干过三年班长,根本没什么管理经验。
如今骤然去管这几千大军的日常营务、行军训练、作战指挥,实在是两头抓瞎,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自敬知道,光用脑袋去想是没有用的,因为他的脑袋里根本没有这种东西。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兵书,华夏历史源远流长,古来圣贤留下的瑰宝无数,最不缺的就是各种书。
正好,现在李自敬最会的就是看书。
前往西安这四天的时间,李自敬几乎是一有时间就在找兵书。
很可惜的是,大顺军转战南北,山海关败走以后,就连重炮都扔了,哪还会带太多书。
李自敬在营中能找到的相关内容十分有限,大顺军从上到下,很少有识字的,因此带的书极为稀少。
很多人甚至是将书当做擦屁股或者烧火用的,李自敬就从火头军手里,抢救出了一页尉缭子。
一整本明代复刻版的尉缭子,现在就剩下重刑令这一页,寥寥一百多字而已。
尉缭子重刑令的内容偏向以重典治军,所谓刑重则人心畏刑,不能说完全没用,但也不能说有用。
李自敬之前试过影视剧中杀人立威的办法,也是取自看过电影投名状庞青云的做法。
总而言之,很是鸡肋。
对付这些久经善战的老本兵,杀一个人起到的震慑作用微乎其微。
李自敬虽然不明白治军之道,但毕竟是在军中,这些日以来,经验也在逐日增长,很明显能感觉得出来,选锋比杀人有效得多。
选锋出来的一队一百名前营精骑,几乎成了前营的主心骨,是日后提升成基层军官的不错人选。
破散的前营军心,正一点点被重新拾起,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之前杀人立威引起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500sh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